作品简介
卢照邻这首《雨雪曲》是一首边塞诗。此诗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诗中所包含的戏剧化元素,表现为自相矛盾及对立世界的混合。
诗中写冰雪将长城装扮成一个银和玉的宫殿,神仙的宫殿。然而具有嘲讽意味的是,中国的军队正覆没在这里。诗中恰当地保持了“省略战争”的手法,但长城的肃穆景象后面隐藏着征人大量死亡的残暴事件,而长城上空云层“平”展, “平”的另一意义是“平定”。“节旄零落”具有讽刺意义,“零落”一词经常与秋天树木的落叶相联系。征人们全部牺牲了,他们的旗帜像秋天的树叶一样轻柔地飘落地上,而皇帝并不知道这一切,若只看到平静景象和琼玉般关塞的读者也未观察到这一点。他们的“名”,功名,在字面上又指征人的名字,但除了不知名的死者外,整个场面空无一人。
相关诗词
-
雨雪曲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
雨雪曲
边城九月尽,雨雪正霏霏。兼霰侵毡幕,如冰晃铁衣。塞垣深莫辨,边云冷不飞。鬓毛分可拟,征戍几时归。
-
雨雪曲
天苍苍,地茫茫,二月三月雪滂滂。雨我黄竹湿衣裳,天子不在黄竹乡。天苍苍,地茫茫,武照儿,高冠大履据堂皇,唐家臣子三月以为祥。
-
雨雪曲
天山一丈雪,杂雨夜霏霏。湿马胡歌乱,经烽汉火微。丁零苏武别,疏勒范羌归。若看关头下,长榆叶定稀。
-
雨雪曲
边声四合殷河流,雨雪飞来遍陇头。铁岭探人迷鸟道,阴山飞将湿貂裘。斜飘旌旆过戎帐,半杂风沙入戍楼。一自塞垣无李蔡,何人为解北门忧。
-
雨雪曲
胡关辛苦地,雪路远漫漫。含冰踏马足,杂雨冻旗竿。沙漠飞恒暗,天山积转寒。无因辞日逐,团扇掩齐纨。
-
雨雪曲三首·其二
雨雪连青海,隆寒袭铁衣。白迷番部落,光照汉旌旗。使者供餐日,边兵堕指时。皑皑染双鬓,不道老边陲。
-
雨雪曲三首·其一
边戍同云黑,胡天雨雪浓。望迷青冢路,坐失白狼峰。光夺临关月,寒添刮地风。冬衣蒙宠赐,天子念边戎。
-
雨雪曲三首·其三
雨雪肆凭陵,霏微暗白登。玉龙翻旆重,素练覆沙层。冻合阴山道,寒凝瀚海冰。铁衣重不煖,谁复念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