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郊行》是宋代诗人王安石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通过描写蚕农勤劳辛苦还闹饥荒的现实,体现了王安石对蚕农的同情以及对统治阶级的不满,暗示了当时苛捐杂税猛于虎的社会弊端,反映了作者对民生的关切之情。全诗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寓残酷的社会现象于朴素平实的语言中,含蓄委婉,沉郁深刻。
- 作品出处全宋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王安石舒州任满赴阙,除群牧司判官。嘉祐元年(1056)十二月,王安石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第二年五月,他离京就任知常州军州事。根据当时情况推测,此诗当系至和年间所作。时作者年三十四五岁。
王安石漫步郊外,看见野外的桑叶被采尽,农家饲养的蚕结茧肥密,这本是蚕农大获丰收的喜悦之景,应该是令人欣喜的。但是王安石随意问了问农家的生活状况时,结果却让他困惑惊异:原来养蚕人长年辛苦忙碌生活却一贫如洗,如同遭遇荒年饥岁。所以他写下了《郊行》这首诗以示对蚕农的同情。
相关诗词
-
春日郊行
野步春郊净,佳游病眼开。风流可怜柳,零落不堪梅。水接仙舟泛,山纡俗驾回。归欤月已没,馀兴更登台。
-
和原甫郓州乐郊诗
...向,胜游不长绝。闻公乐郊行,慷慨矜岁月。东山翠屏秀,卢水寒玉直。尚有昔来人,借问宁异昔。菱蕖乱幽芳,梧竹凝茂阴。始知秋意高,讵厌徂岁深。因宜付乐妨,大巧当不为。岛鱼皆自欢,贤者能勿违。华堂庇深沉,皋壤极虚旷。清池湛明辉,寒郊无近响。公来会旌旆,公...
-
次韵刘生秋夜郊行
护索郊行秋夜秒,无心万籁自悲鸣。月林散叶风前下,村舍孤镫夜半明。暗里家山应在望,醉中砧杵不关情。归来东榻鸳衾稳,应笑词人怨五更。
-
郊行集句
今日我重九,无钱对菊花。昨夜雨鸣渠,既雨晴亦佳。出郭望西郊,山林迹未赊。顾忧斯人饥,僵仆乱如麻。渊明胡不归,吾居已及瓜。岂无一尊酒,谁敢负年华。聊为山水行,玩奇石路斜。门生与儿子,邀我至田家。留连向暮归,烂醉是生涯。
-
郊行
春郊无处不堪行,满路人家笑语声。卖剑买牛知盗息,乞浆得酒喜时平。西村日落川云暝,东岭虹收海气清。农事方兴戒游惰,为君来往主齐盟。
-
郊行
凄风吹雨过江城,缓策羸骖并水行。古路初惊秋叶堕,荒郊已放候虫鸣。壮心耿耿人谁识,往事悠悠恨未平。斜日半竿羌笛怨,西陵寂寞又潮生。
-
郊行
薄有西风意,郊行得自娱。山晴全体出,树老半身枯。林转亭方见,江侵路欲无。何妨桥缆断,小?故堪呼。
-
次韵张令郊行·其五
薄寒侵晓露华明,不信人间有许清。行遍西郊草堂外,老怀浑不负秋晴。
-
郊行二首柬张遂逸亲家·其一
楼头钟鼓报新晴,又是城南一度行。刚得闲时身已老,未曾经处路犹生。平沙远水如江色,落叶疏林似雨声。欲问郊园幽寂地,野桥山寺不知名。
-
郊行
郊行二三里,四望皆村庄。秋收禾黍尽,露冷林叶黄。马前一老叟,独在田间忙。举头见行骑,走避殊仓皇。我行少仆从,我佩无刀枪。何以农父避,呼前问其详。农父荷锄语,战慄立道旁。今夏贼去后,大兵过此乡。贼至俱先备,兵来未及防。村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