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
〔清〕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狼》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
- 作品别称狼三则·其二
- 作品出处聊斋志异
- 文学体裁文言小说
- 创作年代清朝
相关诗词
-
白狼赞
矫矫白狼,有道则游。应符变质,乃衔灵钩。惟德是适,出殷见周。
-
捕狼
一狼将四子,二岭走千羊。意得无前敌,时乖阙后防。宁知射生手,已发弩机张。会使乌鸢饱,空令豺虎伤。
-
牧童逮狼
...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倾,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童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且号且抓。其一童嗥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号抓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
-
虎逐狼
...据山作巢穴,连年呼群食人血。一朝猛虎入山来,虎自凭陵狼迹绝。山中久厌狼害人,乍得猛虎惊良驯。岂知残毒乃本性,鼓吻磨牙更雄骋。一鸟死,百鸟哀,一狼逐,十虎来,山藏泽薮胡为哉。吾闻周公驱猛兽,不用长戈并劲弩,政教修德施溥。人民欣欣乐含哺,麒麟来游凤凰舞...
-
狼跋
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狼疐其尾,载跋其胡。公孙硕肤,德音不瑕?
-
搏狼篇
狼来村烟黑,狼去村烟紫。迢迢青川路,鸡豚岂堪此。鸡豚尚可,杀我稚子。使者从东来,耰锄借闾里。走马竞风电,脱辔及日晷。常年四境愁,此夕一击死。姬公驱猛,志在安民。留侯挥椎,匪为一身。河清海晏,物阜风淳。歌我搏狼,以告臣邻。
-
谢伯诚所藏王叔明狼山图
...山碧。安得振衣蹑层颠,东望扶桑初日赤。忽见此图心目明,石壁铁削苔花青。仙翁白狼不复见,金银佛宇开岩扃。上方台观云中起,下瞰䲔涛千顷水。平原宅相放舟过,吮墨含毫柁楼里。江南有客颀而长,梦觉池塘春草芳。...
-
射狼曲
甲士重重旗簇簇,一色晴原春草绿。将军小队出峄阳,健如飞鹰不可当。马人传令弓人受,骍弓在前箭在后。士雄马肥弓力强,胆落北山双白狼。吕梁洪边鼓声起,毛血斓斑狼堕水。
-
题王范九孝廉《朗山遇狼图》
...匹马慨以慷。前尘旌旆走龙蛇,孤剑深山独来往。平生忠信涉风波,旁若无人行且歌。尔众眼中自幻耳,时平不信豺狼多。世人好事爱谈虎,聊将所闻写阿堵。狼乎果解避善人,野心应亦化鹿麌。君不见,蜂虿逢人便欲戕,含沙射影有暗伤。天地自大一身藐,安能处处周堤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