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市
〔清〕
奂山(1)山市(2),邑(3)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4)。孙公子禹年(5)与同人(6)饮(7)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8),高插青冥(9),相顾(10)惊疑(11),念(12)近中(13)无此禅院(14)。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有名的八景之一,但好几年也难得见到一次。有位名叫孙禹年的公子,同几位志同道合朋友在楼上饮酒,忽然看见奂山山头有一座孤零零塔耸立起来,高高地插入青天。大家面面相觑,惊疑不定,心想附近并没有这么个禅院。
无何(1),见宫殿数(2)十所,碧瓦飞甍(3),始悟(4)为山市。未几(5),高垣睥睨(6),连亘(7)六七里,居然城郭(8)矣。中有楼若者(9),堂若者(10),坊若者(11),历历在目(12),以(13)亿万计(14)。
没过多久,又出现了几十座高大的宫殿,碧绿色的琉璃瓦,飞翘的殿檐,人们这才明白是出现山市。不到一会儿,只见一座高高低低的城墙,连绵不断有六七里长,竟然像一座城市。其中景物有像楼一样的,有像厅堂一样的,有像街巷一样的,一个个清晰地出现在眼前,多得可以用亿万来计算。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1),城市依稀(2)而已。既而(3)风定天清(4),一切乌有(5);惟(6)危楼(7)一座,直接(8)霄汉(9)。楼五架,窗扉(10)皆(11)洞开(12);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忽然,一阵大风刮起,空气中的尘土之大,城市变得隐隐约约。接着,风停了,天空又变得晴朗起来,刚才的一切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直插云霄。这座楼每层有五间,门窗全都是大开着的;每一行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透露出那是楼那边的天空。
层层(1)指数,楼愈(2)高,则明(3)愈(2)少;数至(4)八层,裁如星点(5)。又其(6)上,则黯然缥缈(7),不可计其(8)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9),或(10)凭(11)或(10)立,不一状(12)。
一层层地指着数,楼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才如星星一般大了;又往上数,就昏暗得看不分明,没法计算层次了。楼上的人往来匆匆,有靠着的,有站立的,形态各不一样。
逾时(1),楼渐低,可见其(2)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3),倏忽(4)如拳如豆(5),遂(6)不可见。
过了一会,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慢慢地又像平常的高楼一样了,又渐渐地像座高房子,突然间又只像拳头那么大,像豆粒那么小,接着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又闻(1)有早行者(2),见山上人烟市肆(3),与世无别(4),故(5)又名(6)“鬼市”云。
又听说有起早赶路的人,看见山上有店铺集市人来人往,和人世间没有两样,所以又叫“鬼市”。
小提示:蒲松龄《山市》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一篇文言短篇小说。此文描写 了“山市”从出现到幻灭的神奇景象,亦表现了人们从发现它时“相顾惊疑”的心情到全神贯注细观察的心理变化过程。全文只有三百一十多字,但描写细致入微,引人遐想;文字用语极其精炼,形象具体,结构严谨,读来一气呵成。
- 作品出处聊斋志异
- 文学体裁短篇小说
- 创作年代清代
创作背景
康熙十一年(1672)夏天,三十四岁的蒲松龄与高珩、唐梦赉等人同游崂山,非常幸运地在崂山辕岭看到了海市蜃楼。回来后,他和唐梦赉还分别写下《崂山观海市歌》、《崂山看海市》描述了这次胜景。作者家乡的奂山也经常出现海市蜃楼的景象,号称淄川八景之一。此文即是作者记录了其家乡的山市奇景的一篇文章。
相关诗词
-
题陈永崇城市山林
几千城市此山林,搆得行窝趣转深。紫陌斜连青嶂路,红尘独结白云心。洛春每向环中探,颜乐时于瓢外寻。老我自怜多野兴,何时石上听鸣琴。
-
城市山林为玄妙观羽士赋
步入东关一径深,始知城市有山林。黄梁不作尘中梦,白日长閒世外心。凤载紫箫吹落月,鹤窥香霭听鸣琴。人间只此为蓬岛,何用仙槎海上寻。
-
潇湘八景·其一·山市晴岚
洞远飞晴翠,峰高近蔚蓝。雨馀山树秀,烟净野花酣。市肆帘初捲,溪桥路可探。垆头堪竟日,有客漫停骖。
-
木渎八景·其六·山市樵歌
红尘不上薜萝衣,一曲清歌与世违。斜日偶从山市过,几家鸡犬莫惊飞。
-
题刘同知所藏春山访隐图
环洲玲珑径深窈,巉岩翠壁摩苍颢。幽人结屋倚阴厓,云木烟萝互萦绕。维舟散屧欲往从,山深树密无行踪。徘徊溪桥自叹息,安得上下如云龙。古云大隐隐朝市,市朝亦有居巢子。胡然见面不见心,咫尺娟娟隔春水。
-
官山市·其二
伊轧贾船晓发,微茫市店烟开。遥识先朝宰相,山中叠叠楼台。
-
山市吟
山阁连城日日新,千形万状只无人。自分长乐楼台象,不染长安市井尘。
-
送校官萧性渊赴上丰城山市巡徼官二首·其一
儒冠暂易武弁,漠北径去江南。借问龙庭风雪,何如山市晴岚。
-
山市
路询山市宿,店近石桥横。老水穿檐过,低窗照水明。雨声凄客思,野处惬幽情。沽酒聊牵睡,茅柴醉不成。
-
观李山人海市图
箧中何所有,惟有海市图。我知山人心,长与变化俱。天地蟠胸臆,楼台倏有无。岂为蛟蜃宅,本是神仙区。秦皇亦英主,东坡乃巨儒。空劳平生心,不得到蓬壶。昨日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