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喜达行在所三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是唐至德二载(757年)杜甫逃出长安抵达凤翔行宫之后对自己历险突围的回忆。他刚刚脱离了叛军的淫威,一下子又得到了朝廷的任用。生活中这种巨大的转折在心底激起的波涛,使诗人简直不能自已。于是借诗表达一种极致的感情。虽然题目里有“喜达“二字表现最终的心情,但回忆中的故事依然悲壮而沉重。这三首诗都是欲扬先抑的结构,章法谨严,笔力苍老,到达行在所前与到达行在所后对比鲜明,体现了杜甫分明的爱憎和坚定的褒贬之情。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757年
创作背景
唐至德二载(757年)四月,杜甫冒险乘隙逃出被安史叛军占据的长安,投奔在凤翔的唐肃宗。历经千辛万苦,他终于到达了朝廷临时所在地(行在所)。当年五月十六日,唐肃宗拜杜甫为左拾遗,这三首诗便是杜甫作左拾遗以后不久痛定思痛之作,因此第三首有“影静千宫里”的话。
相关诗词
-
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一
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眼穿当落日,心死著寒灰。雾树行相引,莲峰望忽开。所亲惊老瘦,辛苦贼中来。
-
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二
愁思胡笳夕,凄凉汉苑春。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司隶章初睹,南阳气已新。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
-
行路难三首·其三
陆不必车昆崙,水不必航扶桑。恩爱苟一亏,咫尺天茫茫,三飧诣莽苍。其腹犹果然,安能飧风吸露穷岁年。纵有王子晋,安得日日好容颜。出门各自顾,他人肯容恤。千言成桃李,一言变荆棘。白刃如雪金如丘,侠客报恩行报雠。不在里巷间,多在长安之道周。行路难,君自愁。
-
行路难三首·其三
君不见古来烧水银,变作北邙山上尘。藕丝挂身在虚空,欲落不落愁杀人。睢水英雄多血刃,建章宫阙成灰烬。淮王身死桂枝折,徐氏一去音书绝。行路难,行路难,生死皆由天。秦皇汉武遭不脱,汝独何人学神仙。
-
寄怀在伯三首·其三
倏尔听鸣鴂,慨然悲众芳。春事且衰歇,吾行可相羊。问年逾不惑,嘐嘐斯谓狂。益矣多闻友,从之道阻长。
-
行春辞三首·其三
...西道之主人兮,有老禅之晤对。愈双矑之月净兮,馆授予而已再。顽予姿之麇鹿兮,合岩栖而钓濑。恍泉石之入眼兮,浩归怀之自倍。计三径之可具兮,顾二顷之犹在。明年其饯西归兮,将家渔舟老牛背也。
-
行路难三首·其三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
-
送行中斋三首·其三
嗟予抱区区,畴昔同里闬。过从三十年,知心不知面。零落忽重逢,家亡市朝变。茕茕蹈海馀,踽踽南冠殿。剧谈泥涂际,握手鞍马倦。依依斯文意,苦恨十年晚。鲁仲偶不逢,随世本非愿。灵胥目未抉,端欲诣所见。及兹万里别,一夕肠百转。余生谅须臾,孤感横九县。庶几太...
-
舟行杂诗三首·其三
扬帆平海波,系缆长江浦。清眺倦水族,春心寄芳树。风传女娲歌,朝送冯夷鼓。行迹方滞淫,卜居问三楚。
-
行路难三首·其三
...妾心自比双鸳鸯。朝奉君前,夕侍君旁。承君之欢,不出洞房。岂知贵貌不贵心,转眼秋风霜霰侵。明月长虚文锦帐,清宵不断白头吟。行路难,心烦冤。自家结发尚如此,路上之人何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