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古风·燕昭延郭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古风五十九首》中的第十五首(一本为第十四首)。这是一首以古讽今,感慨怀才不遇的五言诗。此诗用借喻手法,通过燕昭王筑台尊礼郭隗、招聘贤士的历史故事,反应当时统治者的昏庸腐朽:为了享乐,他们不惜珠玉买笑;对待贤士却是弃之如尘埃,养之以糟糠。前四句写燕昭王求贤若渴,而群贤毕至的故事,阐明理想的明君贤臣对贤才应有的态度。接着诗人把批判的锋芒指向现实,理想的明君贤臣和现实中的权贵对贤才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结处以黄鹄为喻,坦率地表露了自己的愤激心情。
- 作品别称古风·其十五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盛唐
创作背景
《古风·燕昭延郭隗》此诗当为李白在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将离开长安时所作。因仰慕尊重人才的燕昭王,对当权者不重用贤士而不满,有感而作。
相关诗词
-
赠别陈希文北上
...感慨觉殊倍。羡君英迈姿,早岁志湖海。俊辞何铿铿,伟气真磊磊。平生经济策,欲以献君宰。属时搆艰难,四郊尚多垒。赵国仰鲁连,燕昭师郭隗。是事古则然,于今岂无待。君行勿踌躇,玄发容易改。壮士须特达,鄙人愧庸猥。昔年旧交游,零落知谁在。音书久间阔,迂慢岂予...
-
登隗台用希颜韵
好风吹袂上金台,旋脱貂裘换酒来。春日郊扉光黯澹,夕阳樵路水萦回。都人犹记燕昭事,朝士争誇郭隗才。千古兴衰总陈迹,断碑剥落卧苍苔。
-
和山谷上东坡古风二首见一朝士今取一篇
自鬻非奇货,强鸣非好声。法当老山林,松根断茯苓。朅来长安道,霜鬓迫衰龄。穷吟无知音,只觉太瘦生。公诗妙一世,风雅见根蒂。比兴千万篇,已作不朽计。穷达虽不同,嗜好乃相似。
-
前十三章未见营创之意因成古风
...江,傍有万竹坞。捐金买寻丈,地主牢不许。往来二十秋,垂涎焦肺腑。谁欤诱其衷,百亩倏见予。云栖渺空明,似有神物护。入林两腋风,步武觉轻举。三径手自开,一一通幽处。取胜著新亭,揭名非苟取。遐光远山入,静听珍禽语。园花四时春,岸木千年...
-
舜韶新·香满西风
香满西风,催岁晚东篱,黄花争吐。嫩英细蕊,金艳繁、妆点高秋偏富。寒地花媒少,算自结、多情烟雨。每年年妆面,谢他拒霜相顾。宝马王孙,休笑孤芳,陶令因谁,便思归去。负春何事,此恨惟、才子登高能赋。千古风流在,占定泛、重阳芳醑。堪吟看醉赏,何须杏园深处。
-
游风穴寺
入山不见山,但见古柏树。此柏不知几百千万株,黛色霜皮看无数。高者如立低如赴,横者如卧斜者觑。三三五五各盘踞,当面齐来迎我步。溪转山回见梵宫,老僧导我幽处去。层阁俯碧泉,游鱼乐相聚。修篁杳以深,亭午留宿雾。此时心地忽超然,可惜洞天难久住。长啸谢山灵,行行日已暮。马影乱斜阳,小桥危可渡。沿溪出深山,停鞭时回顾。梦耶非耶心忡忡,天光岚影杳何处。晚烟苍茫平楚流,指点不是来时路。
-
平山堂怀古
...茫。如云胜事去未久,佳地又为苏公有。苏公谪宦守淮南,公余赋诗兼命酒。呜呼老髯与六一,此去彼来无多日。文采风流甲一时,千百年中无与匹。名山终古依名郡,物换星移几更运。贱子乘槎海上来,登堂不觉思高韵。佳景依然人事捐,万峰空自列堂前。汀花岸柳半湮没,...
-
燕昭王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
越调·寨儿令·次韵怀古
写旧游,换新愁,玉箫寒酒醒江上楼。黄鹤矶头,白鹭汀洲,烟水共悠悠。人何在七国春秋,浪淘尽千古风流。隋堤犹翠柳 ,汉土自鸿沟。休!来往愧沙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