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道一师兰若宿
〔唐〕
一公栖太白,高顶出风烟。
梵流诸壑遍,花雨一峰偏。
迹为无心隐,名因立教传。
鸟来远语法,客去更安禅。
昼涉松路尽,暮投兰若边。
洞房隐深竹,清夜闻遥泉。
向是云霞里,今成枕席前。
岂唯暂留宿,服事将穷年。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投道一师兰若宿》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此诗首句点出高僧居于名山峻岭之上,三四两句将禅意佛心染遍名山峻岭,第五至第八句描写高僧的修行境界,接下来四句描绘院落的清幽,最后吐露对修习佛法的诚心。全诗写景清幽,极富禅意。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排律
- 创作年代735年
创作背景
《投道一师兰若宿》此诗当作于王维晚年时期。王维晚年热衷于颂禅,对于佛教有着真实的敬意。此时他倾心佛法,在拜访高僧时创作此诗,希望这位高僧能够指点自己,获得心灵的宁静。
相关诗词
-
和因上人三首·其一
一抨兰若复谁家,坐见羲和下日车。燥吻未濡莲社酒,枯肠空搅玉川茶。摇风绿竹初翻箨,过雨红葵甚放花。得句至今频示我,安能郁郁久兹耶。
-
题漫天岭智藏师兰若僧云住此二十八年
僧临大道阅浮生,来往憧憧利与名。
-
宿北山禅寺兰若
上方鸣夕磬,林下一僧还。
-
题玉山观禅师兰若
...坐移年月,锡杖承恩诣丹阙。先朝亲与会龙华,紫禁鸣钟白日斜。宫女焚香把经卷,天人就席礼袈裟。禅床久卧虎溪水,兰若初开凤城里。不出嚣尘见远公,道成何必青莲宫。朝持药钵千家近,暮倚绳床一室空。掖垣挥翰君称美,远客陪游问真理。薄宦深知误此心,回心愿学雷居...
-
入南山至全师兰若
木陨水归壑,寂然无念心。南行有真子,被褐息山阴。石路瑶草散,松门寒景深。吾师亦何爱,自起定中吟。
-
宿馀杭普救兰若同讷义二僧访法喜寺寻登绿野亭
平生乐游观,几欲遍区宇。足力有限量,胜处空默数。馀杭旧名邑,相距才步武。苏翁绿野咏,方册每欣睹。朅来始经行,解担日蹉午。招提略憩倦,炉熏散云缕。上人别累年,省识但能祖。应怜忧患迹,官路还踽踽。将勤设瓜果,就荫指栅楰。少焉汤浴罢,作意访奇古。相从到邻寺,儒宫换堂庑。揆昔列钟鱼,俄此登簋簠。万法迭成坏,纷纷竞谁主。旋陟陂上亭,倾摧几风雨。老柳不复见,危阑试凭俯。青山幸萦绕,宁暇问秦禹。水流天接处,桑塍间蔬圃。种莲止坳塘,炊烟莽村聚。咨嗟杂慰快,拟去还眷怃。一笑诗已成,驰奔遽忘苦。
-
历峰兰若宿伟上人禅房
烟林晚苍苍,白石开禅扉。閒中叩幽寂,恍似东林时。大千息群动,水月破阴霏。出世逢真僧,允矣旃檀枝。空香出深竹,梵贝诸天随。真源寂无取,化有潜一机。嗟我食色身,未能释群疑。尝希妙高聚,洞豁杳莫窥。因心了众幻,稽首成皈依。
-
往来道中漫兴·其四
登山不自见奇峰,平地方怜紫翠重。石壁半含残雪冷,烟林斜映夕阳浓。深溪绝岸危桥接,古洞无仙乱草封。问法拟投兰若宿,回风先报隔林钟。
-
师子林八咏·其一·师子峰
天日耽耽师子岩,金毛闪日耀烟岚。转身却向吴中吼,直与淩霄势并参。
-
秋日同诸公至洽师房
洽公兰若宿云阴,上客何频此盍簪。幔捲云山邀逸兴,楼标霜月喻禅心。空阶雨过閒花发,绝涧风来落叶深。今夜上方期共宿,一灯竹里对君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