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三韵三篇》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意旨隐晦。第一首诗抒写士有不可夺之志,表现出昂扬的志气;
创作背景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杜甫在严武幕府任职,不堪拘束而辞职回归草堂,这组诗当是为幕府中所受屈辱而发,有人认为创作时间在永泰元年杜甫离蜀前夕。
对于这组诗的创作契机存有争议,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讽朝政之失。以黄鹤为代表:“此当是永泰元年作。时代宗信任元载、鱼朝恩,而士之变节者,争出其门。二人在广德、永泰间,其权特盛。详玩末章,其意显然矣。”(二)只是一般感讽,不必深究具体所指。以浦起龙为代表:“三篇乃古杂诗体,不得定为何时所作,亦不必强求其何所指切。”(三)主要赋幕中事。以黄生为代表:“三首与《莫相疑行》《赤霄行》,似皆在幕之作。”
杜甫作《三韵三篇》,最可能的原因是杜甫立春那天寄到幕府的诗惹祸了。本来,幕府中对他辞职事就有议论,严武感觉受伤没面子是人之常情,却没有料到还有更厉害的打击在后面,先是抱怨入幕不值,后是说“府中瞻暇日,江上忆词源”,于是府中“笑话”满天飞。这样的局面严武当然很难接受。再加上严武的周围有不少奉承拍马并且拨弄是非的人物, 他们对杜严关系的变化产生了腐蚀与致命一击。这期间可能出现伤害杜甫尊严的事情,因此他创作这组只有自己才能解释清楚的谜语诗,以宣泄愤怒,安抚自己。
相关诗词
-
《和廖守岳阳楼韵三首·其一》拼音版
湖水无波亦蹴天,君山蟠结独岿然。未须吊古怀骚客,聊复凭虚揖吕仙。霁月光风供笑傲,长篇短句总流传。尊中况有蒲萄绿,试作长鲸饮百川。
-
《被旨还阙训答诸公韵三首·其一》拼音版
楚雪三经橘柚天,君恩新许出湘川。虽非殿席虚中夜,且胜台郎谪九年。岁晚病怀孤剑外,江寒归思乱云边。妻儿莫恨归装薄,剩得诸公锦绣篇。
-
《次韵和前漳守马郎中三篇·其二·碧波亭感事》拼音版
华堂直北望云烟,劳远勤归此待贤。下榻喜逢徐稚至,登舟常羡李膺仙。知君将奉三年最,感旧曾歌一夜怜。红粉若能留客醉,不辞飞盏共陶然。
-
《步杨君柳门惠诗韵三首·其一》拼音版
妙墨流传八百年,更摹云影隔重烟。笑他龙树欺人作,凫鹤徒教续断篇。
-
《普茶次金鹤筹都转韵三首·其一》拼音版
不载茶经陆羽篇,佳名也自敌金钱。试看顾渚红囊饼,何似炎陬绿玉砖。烟粒价珍交趾郡,月团香溢涌珠泉。侵精瘠气都无虑,惟忌藤床客梦圆。
-
《用东坡武昌寒溪韵三篇·其二》拼音版
东坡谪官未放回,桃花不系玄都栽。机牙爱触造物手,五见江雨肥江梅。扁舟一笑凌浩渺,瘦筇结伴登崔嵬。洼尊故事逢浪叟,鸟篆真迹追浯台。漂流长有北阙梦,邂逅果踏东华埃。玉堂夜直对同舍,金烛照座花成堆。帝觞雨露浇舌本,忽忆樊口倾山罍。联诗共刻醉眠处,至今宝气蟠岩隈。关西夫子独好事,掖垣行即吟苍苔。斯文突过元祐上,已觉万丈光芒开。临风吊客感赤壁,公瑾孟德俱彫摧。英雄割据亦儿戏,安用匕箸惊蚊雷。东坡羽化不复返,浪叟何日成归来。鹦鹉洲前旧时路,寒波荒苇令人哀。
-
《林德祖有诗寄光禄蒋卿梦锡阶及送朱博士骏发终篇皆见及次韵寄怀·其一》拼音版
闭门那复赋三都,传世何妨强著书。东海遗荣行路叹,南山归隐故人疏。尚平婚嫁无馀累,摩诘身心即净居。六十挂冠虽早计,绝胜衔索泣枯鱼。
-
《三韵三篇·其二》拼音版
荡荡万斛船,影若扬白虹。起樯必椎牛,挂席集众功。自非风动天,莫置大水中。
-
《广川舟中与东桥酌别次韵三首·其一》拼音版
汴上一为别,漂摇十二秋。那期卫川涘,得并李膺舟。月映青山出,波涵碧树流。接宵欢达曙,不为酒尊留。
-
《诸公从狩龙山因登牛首山访佛窟寺胡学士有诗是日仆以病不及行想像佳游辄用次韵三首·其一》拼音版
吉日鸣銮出九关,龙山扈从喜跻攀。云迎翠辇晨先合,鸟避黄麾夕未还。猎火依微烟岫里,鸣笳缥缈石林间。群臣咸睹三驱乐,贱子空惭一日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