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艇记
〔宋〕
陆子寓居得屋二楹,甚隘而深,若小舟然,名之曰烟艇。客曰:“异哉!屋之非舟,犹舟之非屋也。以为似欤,舟固有高明奥丽逾于宫室者矣,遂谓之屋,可不可耶?”
陆子曰:“不然。新丰非楚也,虎贲非中郎也,谁则不知。意所诚好而不得焉,粗得其似,则名之矣。因名以课实,子则过矣,而予何罪?予少而多病,自计不能效尺寸之用于斯世,盖尝慨然有江湖之思,而饥寒妻子之累劫而留之,则寄其趣于烟波洲岛苍茫杳霭之间,未尝一日忘也。使加数年,男胜鉏犁,女任纺绩,衣食粗足,然后得一叶之舟,伐荻钓鱼而卖芰芡,入松陵,上严濑,历石门、沃洲,而还泊于玉笥之下,醉则散发扣舷为吴歌,顾不乐哉!虽然,万锺之禄,与一叶之舟,穷达异矣,而皆外物。吾知彼之不可求,而不能不眷眷于此也。其果可求欤?意者使吾胸中浩然廓然,纳烟云日月之伟观,揽雷霆风雨之奇变,虽坐容膝之室,而常若顺流放棹,瞬息千里者,则安知此室果非烟艇也哉!”
绍兴三十一年八月一日记。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烟艇记》是南宋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篇散文。第一段作者介绍了号称“烟艇”的居室,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带入对命名的探究; 第二段,作者引用“新丰非楚”“虎贲非中郎”的典故,回答他之所以把他的住所命名为“烟艇”,是“粗得其似,则名之矣”,以表达自己的一种心愿,寄托自己的志趣。接着,作者着力于对退隐“江湖之思”的形象描绘,极力抒写对男耕女织、“一叶之舟”生活情调的向往。段落的最后,陆游以挺拔的笔力,抒写了他的志向。做官取“万钟之禄”也好,过隐居于“一叶之舟”的生活也好,这都是身外之物。他不求“万钟之禄”,却眷眷于“一叶之舟”。文章全篇行文畅达流利,把陆游三十七岁时曲折变化的思绪,写得形象鲜明,情意隽永。
- 作品出处渭南文集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南宋
创作背景
绍兴三十一年(1161),陆游在临安从敕令所删定官调任大理寺司直,寓居“百官宅”。据《乾道临安志》记载,百官宅属“府第”类,在石灰桥。一时名流周必大、李浩亦同时寓此,与陆游连墙为邻。作者所住的小屋仅二间,“甚隘而深,若小舟然”。于是,他便为此居起了个特别的名字——烟艇。
此时的陆游,已多次遭受以秦桧为首的所谓“主和派”的打击。虽然当时秦桧已死,但其余党仍在把持朝政,陆游迟迟不能展其大才,故而萌生江湖之思;对此,少年即胸怀壮志的陆游,自然心有不甘,难以遽舍夙愿。所以,此时的他,正处于一种欲干不能、欲罢不忍的两难境地。《烟艇记》此文即是在这种心态下创作的。
相关诗词
-
贺新郎·短艇横烟渚
短艇横烟渚。梦惊回、凄凉尚记,绿蓑鸣雨。拍塞愁怀人不解,只有黄鹂能语。复拟待、乘槎重去。无奈东君刚留客,张碧油、缓按香红舞。生怕我,顿遐举。故溪冉冉...
-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其一·感遇
...六翮,憔悴伤精神。男儿五十不如意,青衫华发游埃尘。向为盐官北如晋,今为幕吏西适秦。慨然遂欲抛手板,拂衣高蹈锦水滨。长竿短艇入烟雨,放歌酣饮攲乌巾。方今圣朝清似水,林空谷静无隐沦。吾君梦卜偶未到,勿学君平与子真。
-
读范吏部三高祠堂记
...生固是丘壑人,只今方迫功与名。谢公捉鼻恐未免,便看林薮生风云。他年事业满彝鼎,乞身归来坐佳境。不嫌俗士三斗尘,容我渔蓑理烟艇。
-
宜黄县县学记
...于一家,一家之行修,移之于乡邻族党,则一县之风俗成,人材出矣。教化之行,道德之归,非远人也,可不勉与!县之士来请曰:“愿有记。”其记之。十二月某日也。
-
华州公署古槐大可四十围,盖二百馀年物也。余题之曰国槐,诗以记之
孙枝郁郁遍三秦,溜雨笼烟不记春。
-
望江南·烟艇稳
烟艇稳,浦溆正清秋。风细波平宜进楫,月明江静好沈钩。横笛起汀洲。鲈鳜美,新酿蚁醅浮。休问六朝兴废事,白萍红蓼正凝愁。千古一渔舟。
-
昭君怨·一棹莫愁烟艇
一棹莫愁烟艇,飞破玉壶清影。水溅粉绡寒,渺云鬟。不肯凌波微步,却载春愁归去。风澹楚魂惊,隔瑶京。
-
莫愁烟艇
莫愁江上艇,月夜扣舷歌。甚欲寻遗迹,江空烟浪多。
-
自咏·孤艇渺烟波
孤艇渺烟波,衡门暗薜萝。衣冠醉学究,毛骨病维摩。抚几时长喟,临觞亦浩歌。无劳问蜗角,蛮触正横戈。
-
寄题须记亭
橙橘年年熟,青黄满故枝。坡仙自有见,妙语寄新诗。好处须令记,欲记难为辞。公意非我意,我乐公不知。体会在何所,请观濠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