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长信秋词五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这五首七绝以凄婉的笔调,运用心理描写以及对比手法,从不同角度表明失宠宫妃的苦闷幽怨之情。这组诗是唐代表现宫怨主题的代表作,诗中的心理刻画细腻入微,使诗篇别具一种真实与动人的艺术感染力。
- 作品别称长信怨五首·其二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文学韵律押[寒]韵
- 创作年代733年
创作背景
由于王昌龄的籍贯、生卒年及其他重要的生平事迹记载不一,他的作品大都无法编年,因而,这《长信秋词五首》写于何时亦难以确知。根据新旧唐书本传及有关论著的推考,大致可知王昌龄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其生年在天授元年(690)至圣历元年(698年)之间,卒年在至德二载(757年)前后。开元十五年(727年),他三十多岁始登进士第。补秘书省校书郎,又以博学宏词登科,再迁汜水县尉。曾两次被贬。这组诗五首当写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第二次被贬之前。
相关诗词
-
长信秋词五首·其五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
长信秋词二首·其二
新凉罗袂卷,愁更理秋衣。不忍持金剪,梁间半似飞。
-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
长信秋词五首·其四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
长信秋词三首·其二
萤火夜不灭,碧纱冷初透。不因风雨声,听尽铜龙漏。
-
满江红·怅怅词五首·其二
日夕此间,以眼泪、洗胭脂面。谁复惜、松螺脚短,不堪君荐。几帙骂人鹦鹉著,半床诅世芙蓉撰。笑嵚崎、侠骨缚青衫,奚其便。曷不向,青河战。曷不向,青楼宴。问何为潦倒、青藜笔砚。老大怕逢裘马辈,癫狂合入烟花院。誓从今、傅粉上须眉,簪歌钏。
-
次东卿韵挽北村秋官五首·其二
喔喔鸡乱啼,皎皎月在墙。立马古城下,长歌尽馀觞。咄嗟霄汉姿,今返冥漠乡。
-
和姚子敬秋怀五首·其二
落日孤城动鼓鼙,愁中画角不胜吹。山川萧瑟秋云净,草木雕伤暮雨悲。多病马卿聊假日,数奇李广不逢时。卷帘白水青山里,隐几无言有所思。
-
秋怀五首·其二
对酒高天豁,登楼落日曛。乱蝉悲暮叶,老雁赴长云。落拓嵇中散,栖迟郑广文。身名竟如此,碌碌复何云。
-
秋怀五首·其二
秋晓客迢迢,月清风楚楚。草虫夜侵我,唧唧床下语。流年白日驰,微愿不我与。心如缫丝纶,展转多头绪。凭觞散烦襟,援瑟清夜拊。回感帝子心,空堂有烟雨。丝减悲不减,器新声更古。一弦有馀哀,何况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