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诗

两汉 孔融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

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

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

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

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

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

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

作品简介

《临终诗》是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临终时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通过这首《临终诗》作者总结了其政治教训,表明了其政治态度,表达了他护汉贬曹的微言深旨和斥谗指佞的激情愤心。

《临终诗》全诗叙喻错综,笔法参差多变。用典贴切、灵活,层次井然,表现作者临危不乱的沉静心态。

创作背景

孔融原为北海相。建安元年(196年),青州被袁谭所攻破,城陷出奔。曹操征他为将作大匠,迁少府,以忤曹操免官。当时,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而孔融兴复汉室的政治态度和刚直不倔的性格为曹操所不容,曾发表一些言论对曹操的一些行为表示不满,并加以非议和忤逆,终于在建安十三年(208年)被曹操杀害。在身系囹圄之时,孔融写下了这首《I临终诗》。

  • 赏析

诗歌开宗明义,沉痛地惋惜“事败”,即挽救汉王朝的事业到底失败了。孔融平素“喜诱益后进”,引为奥援。身遭罢黜后仍招纳羽翼,“宾客日盈其门”。自称“昂昂累世士,结根在所固”(《杂诗》),公开植党与操抗衡。他又生性疾恶如仇,难守缄默,时复对操冷嘲热讽,“发辞偏宕,多致乖忤”;而且还经常公开炫耀自己“坐上客常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自己嘴巴活像一个漏器,频频漏...

展开全部
孔融

孔融

东汉末年官员、名士、文学家

孔融(153—208),字文举,东汉末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二十代孙。汉献帝时曾做过北海(今山东昌乐东南)相,故人称孔北海。自幼聪颖灵悟,胆识过人,开创“以气为主”的文风,名列“建安七子”之首。后入朝,官至太中大夫。对曹操多所非议,为操所杀。孔融的成就主要在文学上。今存有后人所辑《孔北海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