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潼关
〔唐〕
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
霜峰直临道,冰河曲绕城。
古木参差影,寒猿断续声。
冠盖往来合,风尘朝夕惊。
高谈先马度,伪晓预鸡鸣。
弃繻怀远志,封泥负壮情。
别有真人气,安知名不名。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入潼关》是唐太宗李世民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先从潼关的地理形势和地位写起,接着写入潼关时的所见和所闻,最后又联想到诸多古代名士入关和出关时的所作所为,赞赏他们的奇才和豪志,从而抒发了诗人想干一番事业的英雄气概。这首诗写现实和咏古相结合,借咏古而抒情,显得质朴浑厚。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创作背景
唐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太宗李世民欲封禅泰山,行至洛阳后,在夏六月,有星孛于太微(即有彗星出现),太宗以为不祥,遂停封禅,至冬日方返。这首诗就作在入潼关时,叙写了在冬日入潼关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抒发了诗人的毫迈气概。
相关诗词
-
奉和入潼关
曦驭循黄道,星陈引翠旗。济潼纡万乘,临河耀六师。前旌弥陆海,后骑发通伊。势逾回地轴,威盛转天机。是节岁穷纪,关树荡凉飔。仙露含灵掌,瑞鼎照川湄。冲襟赏临睨,高咏入京畿。
-
和令狐相公入潼关
寒光照旌节,关路晓无尘。吏谒前丞相,山迎旧主人。东瞻军府静,西望敕书频。心共黄河水,同升天汉津。
-
风陵渡入潼关
波光荡日耀旌旐,稳泛中流息怒涛。百二关临秦地险,五千仞峙华峰高。画疆势并丸泥固,共济人思击枻劳。南国烽烟犹未靖,临风眺望首频搔。
-
潼关
...路。鹬蚌兢相持,两肉归渔父。痛哉三百年,百战我太祖。我观天下形,地势争尺咫。潼关与渝关,险厄实相似。渝枕山海闲,潼介河山里。秦陇天下头,渤碣天下尾。东西气相应,潼失渝亦启。向使潼不失,据险誓效死。何至明天下,鸣呼竟若此。兴亡屈指筹,夕阳去如驶。悲歌下城...
-
潼关行
...上鼓声死。司马北望拜神京,臣报国恩毕于此。万群寇马踏沙黄,长戈大戟飞寒铓。弯弧旧将婴城斗,断甲材官泣战场。孙公洒血潼关道,鬼马不归嘶碧草。花袍玉剑委红泥,渭水飞鸦波浩浩。冰心巾帼何嶙峋,就义从容不顾身。雏凤玉颜同日死,千年石砌闭青春。几队...
-
题潼关兰若
潼津罢惊有招提,近百年无战马嘶。壮士不言三尺剑,谋臣休道一丸泥。昔时驰道洪波上,今日宸居紫气西。关吏不劳重借问,弃繻生拟入耶溪。
-
潼关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
潼关早发
早发潼关道,微风动林木。长峡百里去,我行正仆仆。大风变顷刻,万里惨以逐。树杪闻过沙,何须问平陆。我口不可开,我身只匍匐。挽车两少...
-
秦妇吟
...,闲凭雕栏慵不语。忽看门外起红尘,已见街中擂金鼓。居人走出半仓惶,朝士归来尚疑误。是时西面官军入,拟向潼关为警急。皆言博野自相持,尽道贼军来未及。须臾主父乘奔至,下马入门痴似醉。适逢紫盖去蒙尘,已见白旗来匝地。扶羸携幼竞相呼,上屋缘墙不知次。南邻走...
-
潼关
秦关扼塞势岧峣,四扇门通万里遥。潼水入河趋北折,虢州分陕望中条。山皆壁立碉楼险,地有人耕战骨销。兵甲只今长不用,勒铭吾欲笑孙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