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王昭君》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为作者讽刺汉宫,并借王昭君以致慨,诗首句以毛延寿画工高超借指牛党中如令狐绹辈“言能通天”;二句感叹其只为一党之私利而不能奖拔贤才;三句以明妃自况,言己之沉沦使府;四句言明妃生前之艳容尚留汉宫,然为人省识、珍惜,当在隔世之后,喻自己今生今世已无望于朝籍,唯“声名佳句在”,或来生隔世而为人所知也。通首为比,凄惋入神,虽言语通俗,然寓意深,不觉鄙浅。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据《旧唐书·李商隐传》载:“(开成)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开成四年(839年),令狐绹不省陈情,使李商隐沉沦使府,从此远涉天涯,永无还朝的希望,恍如隔世之人,无异于昭君出塞,一别长绝。故诗人托王昭君以自寓而作《王昭君》此诗,诗或大中二年(848年)桂州返京溯江入蜀,途经秭归昭君村作,或晚年咏史之什,无可定编。
相关诗词
-
题王昭君图
...不见汉道衰,宫女嫁胡儿。胡汉和亲自高帝,以色媚人非远计。遂令流患及子孙,内家又遣王昭君。昭君本是巫山女,预恐娙娥妒云雨。一入深宫长闭门,好梦何曾着人主。宁期粉绘误婵娟,玉殿辞君君始怜。空抱哀弦写幽怨,风沙万里向胡天。胡天苍茫岁月促,夫死毡城更从俗。一寸良心...
-
王昭君
昭君在掖庭,皎皎冰玉姿。绝色恒自负,不肯赂画师。君王不识面,远嫁与胡儿。爱恶元有命,不在妍与媸。名花萎荒秽,小草植轩墀。古来尽如此,悲叹亦奚为。
-
王昭君二首·其二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
和王昭君
汉宫姝丽地,华观连珍台。娥眉三千人,皆自良家来。昭君乃独出,负色羞自媒。一为丹青误,白雪成缁埃。结欢万里外,不得少徘徊。车马怅不前,观者为悲摧。空令琵琶曲,千载传馀哀。物生美恶混,天意未易回。兰茝苟不珍,且愿生蒿莱。
-
王昭君
胡风似剑锼人骨,汉月如钩钓胃肠。魂梦不知身在路,夜来犹自到昭阳。
-
王昭君
猗兰恩宠歇,昭阳幸御稀。朝辞汉阙去,夕见胡尘飞。寄信秦楼下,因书秋雁归。
-
王昭君
拭啼辞戚里,回顾望昭阳。镜失菱花影,钗除却月梁。围腰无一尺,垂泪有千行。绿衫承马汗,红袖拂秋霜。别曲真多恨,哀弦须更张。
-
王昭君歌
自顾倾城姿,六宫人莫比。薄倖丹青人,使我恨至死。忽朝嫁我天一方,托身万里何茫茫。宫月歌残杨柳色,梨云梦断罗衣香。玉容暝对边尘泣,昭阳恩宠何嗟及。云边箭落雁声寒,帐中霜重貂裘湿。蕃王强妾若尽欢,异域不通言语难。肝肠暗与弦俱断,独抱琵琶向月弹。
-
王昭君二首·其二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
王昭君·其三
几岁后宫尘,今朝绝国春。君王重恩信,不欲遣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