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王昭君》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为作者讽刺汉宫,并借王昭君以致慨,诗首句以毛延寿画工高超借指牛党中如令狐绹辈“言能通天”;二句感叹其只为一党之私利而不能奖拔贤才;三句以明妃自况,言己之沉沦使府;四句言明妃生前之艳容尚留汉宫,然为人省识、珍惜,当在隔世之后,喻自己今生今世已无望于朝籍,唯“声名佳句在”,或来生隔世而为人所知也。通首为比,凄惋入神,虽言语通俗,然寓意深,不觉鄙浅。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据《旧唐书·李商隐传》载:“(开成)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开成四年(839年),令狐绹不省陈情,使李商隐沉沦使府,从此远涉天涯,永无还朝的希望,恍如隔世之人,无异于昭君出塞,一别长绝。故诗人托王昭君以自寓而作《王昭君》此诗,诗或大中二年(848年)桂州返京溯江入蜀,途经秭归昭君村作,或晚年咏史之什,无可定编。
相关诗词
-
《王昭君》拼音版
绝代方能入汉宫,画图何必更求工。纵令得幸因图画,已落君王疑信中。
-
《王昭君》拼音版
好恶由来各在人,况凭图像觅天真。君王视听能无壅,延寿何知敢妄陈。
-
《林和中家观画卷五首·其四·王昭君上马图》拼音版
飘飘秀色夺仙春,只恐丹青画不真。能为君王罢征戍,甘心玉骨葬边尘。
-
《咏王昭君》拼音版
渺渺天涯君去时,黄金何日赎蛾眉。谁知粉绘能相负,尚得君王不自持。青冢路边南雁尽,黄龙塞上北风吹。琵琶却解将心事,乐府皆传汉国辞。
-
《咏史·其三·王昭君》拼音版
出嫁毡裘得几时,昭阳柘馆贮歌儿。蛾眉莫怨毛延寿,好怨陈汤斩郅支。
-
《咏史·其一·王昭君》拼音版
昭阳柘馆贮歌儿,恨杀陈汤斩郅支。胡草似人空好色,春光不到二阏氏。
-
《王昭君》拼音版
画工虽巧岂堪凭,妍丑何如一见真。自是君王先错计,爱将耳目寄他人。
-
《王昭君词》拼音版
丹青岂相误,难貌倾城人。可怜汉宫娇艳质,去作穹庐憔悴身。泣上雕鞍向边去,蹙损娇娥对谁语。风沙萧飒塞草秋,回盼秦云双涕流。未得君王一朝宠,空写琵琶千古愁。琵琶转弹愁转多,玉颜博得天骄和。至今冢上青青草,能使行人哀绮罗。
-
《王昭君五首·其四》拼音版
愿作随阳鸟,秋风一度翔。无恩承汉宠,祇忆见君王。
-
《王昭君歌》拼音版
自矜娇艳色,不顾丹青人。那知粉绘能相负,却使容华翻误身。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颜对人啼不语。北风雁急浮云秋,万里独见黄河流。纤腰不复汉宫宠,双蛾长向胡天愁。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谁怜一曲传乐府,能使千秋伤绮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