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耳山

苏轼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

君看道傍石,尽是补天馀。

作品简介

《儋耳山》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此诗是作者在游览海南儋耳山时所作,表达了他怀才不遇和理想能以施展的愤懑、痛苦和烦恼,但也不乏旷达乐观的感情。前两句写儋耳山卓而不凡,高峻突兀,直插云霄,远胜他山,表面写山,实质也写自己;后两句又写道旁石,用女娲补天典故鸣不平之意。全诗借物抒情,语言含蓄,以暗喻曲尽其意。篇幅虽然短小,但既写了山,又呼应人事,内容很丰富。

创作背景

此诗为作者被贬儋州时所作。苏轼贬儋州,时在绍圣四年(1097年)四月。儋州古称儋耳郡,又名昌化军、南宁军,州治在今海南省西北部之儋州市。幼子苏过将妻儿留置在惠州,陪同年迈的父亲舟车劳顿,取道雷州半岛由徐闻渡琼州海峡,到海口借宿于府城的金粟庵,稍作停留,便沿西北海岸向儋州进发,正式开始了他的天涯苦旅。他途经儋耳山时,看到桀骜不驯的山峰和路旁投闲置散不知亿万斯年的巨石,有感而作《儋耳山》一诗。

苏轼的一生始终在政治浪潮中沉浮不定。他既充任过翰林学士、中书舍人这样的高官,直接参与朝政;又“曾作八州督”——任过密州、徐州、湖州、登州、杭州、颍川、扬州、定州知州,长期直接参与地方管理工作。在党争中曾三次被贬:先贬黄州,再贬惠州,后贬儋州。面对着政治抱负和才华难以施展、又多次地遭遇迫害的处境,苏轼深感不平。此诗主旨与这种心情密切相关。

  • 赏析

此诗首先写儋耳山的形势。因为儋耳山是当地最高的山,形势很险峻,所以用“突兀”表明其高,以占地位,“隘空虚”则补足“突兀”二字。次句“他山总不如”还是就儋耳山与周围众山的比较而言,直接说出。两句一句峭拔,一句平易,承应得很自然,这是苏轼晚年诗不事雕镌、随意而出,情随境换的表现,显示他的诗已进入圆熟自然的境界。

三、四句写山下,说山下路旁的奇石,都是女娲...

展开全部
苏轼

苏轼(诗神)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