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日出入》是汉代的一首乐府诗,是祠祀天地诸神的乐歌《郊祀歌》(又称《十九章之歌》)的第九章,是祭祀日神的歌谣。此诗描述人们祭祀日神时的悠邈情思,面对日神出入变化,春秋冬夏周而复始,感到“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进而希望自己像日神一样乘龙御天,泛游四海的情思心境。 全诗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赞美日神生命之无限,慨叹人世今生之短暂,展现出强烈的愿求永恒而不得的生命意识与乘龙以遨游的“天乐”情怀。
创作背景
《日出入》是《郊祀歌》(因为歌辞有十九章,故又称《十九章之歌》)中的一章,祭的是日神。《汉书・礼乐志》载:“至武帝定郊祀之礼,祠太一于甘泉,就乾位也;祭后土于汾阴,泽中方丘也。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郊祀歌》主要用于进行郊祀。关于郊庙歌辞的创造群体,大体可分三种说法:皇帝、李延年及中央集权下的司马相如等文人群体。而这首《日出入》的作者很有可能是皇帝本人。其创造缘起是汉武帝惑神仙不死之说,敬天地鬼神之祀。元狩(汉武帝年号,前122—前117)年间,曾令司马相如等作辞、李延年“弦歌”,制作了一组祠祀天地诸神的乐歌——《郊祀歌》。《郊祀歌》不是一时一地一人所作,而是长久以来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有学者从“吾”“我”等第一人称直接对话性的语句中判断其作者有可能是汉武帝本人。受武帝时代的郊祀制度的制约,可将《郊祀歌》十九章分为用于甘泉泰山和汾阴后土、泰山明堂的乐歌“正歌”和不用于仪式,等待“选词以入乐”的“散歌”。这些散歌基本上是武帝巡祭或求仙路上的祥瑞歌。《日出入》一诗,当为“散歌”,是太始三年(前94年)二月,武帝晚年东巡齐地、礼日成山时所作。而冯沅君以为此诗是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时的作品。
相关诗词
-
《清晨入盘山二首·其一》拼音版
日出入盘山,宸游草木閒。村庄人尽望,处处水潺潺。
-
《夏日金陵制幕即事·其一》拼音版
五更三点造辕门,了却文书日欲昏。出入戴星吾岂惮,要须一饭不忘恩。
-
《岁除日与子颍登日观观日出作歌》拼音版
...红。地㡳金轮几及丈,海右天鸡才一唱。不知万顷冯夷宫,并作红光上天上。使君昔者大峨眉,坚冰磴滑乘如脂。攀空极险才到顶,夜看日出尝如斯。其下濛濛万青岭,中道江水而东之。弧臣羁迹自叹息,中原有路归无时。此生忽忽俄在此,故人偕君良共喜。天以昌君画与诗...
-
《十月十八夜震泽风大作明日大雪异常又明日甲子日出大寒》拼音版
弱龄逃世网,一勇以求志。折旋四十载,竟日坐有累。大拙使为巧,小朴使为器。用是役于人,夫岂足言智。飘风鼓具区,如我长噫气。追惟年运往,通夕遂忘寐。圣人罕言命,天道殊难致。委顺待未来,馀日敢终弃。
-
《四月十二日秦太学邀同赵吏部饮衍泽堂达旦坐有陈李二姬堂为余故读书处》拼音版
...夜如何其夜未央,合尊促坐醉不妨。低鬟浅笑初成目,小口新词欲断肠。一曲莺声慢,再曲梁尘乱。三曲天星坠如雨,鹍鸡不闻日已旦。主人无用独留髡,深杯在手业无算。童仆不嗔但顾笑,昨日客来今日散。日出易暮暮易晨,谁将绿鬓驻青春。请思窗下同君读,转眼今为十载陈。
-
《浴日亭观日出和坡公韵》拼音版
长啸凌风直到天,白鸥惊起出黄湾。伫看旸谷三更月,坐失罗浮半枕山。夸父何妨誇健足,鲁阳无计返颓颜。明朝直上飞云去,未必清光别此间。
-
《太湖诗·其三·入林屋洞》拼音版
...蝠,来扑松炬明。人语散澒洞,石响高玲玎。脚底龙蛇气,头上波涛声。有时若服匿,偪仄如见绷。俄尔造平淡,豁然逢光晶。金堂似镌出,玉座如琢成。前有方丈沼,凝碧融人睛。云浆湛不动,璚露涵而馨。漱之恐减算,酌之必延龄。愁为三官责,不敢携一罂。昔云夏后氏...
-
《送王光禄出使潞藩便道归粤》拼音版
宫省升华日,衔恩出上京。离樽张翠幕,御柳拂前旌。洛浦星为使,薇垣月是卿。阿衡曾负鼎,传说亦调羹。秬鬯王人礼,鸰原圣主情。传宣知郑重,趋步有逢迎。宋岳今何许,梁园空复名。客心萦去骑,诗思入流莺。玉节炎中度,金风岭外生。因君思故国,把袂意偏盈。
-
《乙亥北行日记》拼音版
...念者。仰观云气甚佳:或如人,或如狮象,如山,如怪石,如树,倏忽万状。余尝谓看云宜夕阳,宜雨后,不知日出时看云亦佳也。是日仅行四十里,抵临淮;使人入城访朱鉴薛,值其他出。薄暮,独步城外。是时隍中荷花盛开,凉风微动,香气袭人,徘徊久之,乃抵旅舍主人宿。明...
-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拼音版
...不可更。俄有东来说,我家免罹殃。乘船下汴水,东去趋彭城。从丧朝至洛,还走不及停。假道经盟津,出入行涧冈。日西入军门,羸马颠且僵。主人愿少留,延入陈壶觞。卑贱不敢辞,忽忽心如狂。饮食岂知味,丝竹徒轰轰。平明脱身去,决若惊凫翔。黄昏次汜水,欲过无舟航。号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