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题山寺僧房》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前两联描写山寺的景色;颈联写作者的所思所感;尾联写诗人未见到僧人,下山归去。全诗笔致潇洒,一气贯注,山中疏野自然之景与诗人厌世思隐之情巧妙照应,意境幽淡,韵味深长。
- 作品出处岑嘉州集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创作背景
至德二年(757),岑参自边地东归,诣凤翔肃宗行在所,经杜甫等人的推荐,授右拾遗。以其正直敢言,为权贵所忌,三月,转起居舍人,四月,出任虢州长史。不管官的品级高低,离开中央对岑参来说,总是仕途的不顺。岑参二十岁时,“献书阙下”,但是结果是“金尽裘敝,蹇而无成”(《感旧赋》)。其后交结的多是僧人、隐士,难免沾染佛家避世的思想。这首五言律诗即是岑参作于虢州(今河南灵宝)。
相关诗词
-
《径山寺僧山水》拼音版
澄心茧纸墨花香,上有元晖古印章。怪底径山山寺里,老僧衣袖著潇湘。
-
《题桐庐凤山寺僧道大鹭雪轩》拼音版
禅客忘机地,舂锄尔亦灵。飞来万点雪,巢破一林青。晚濑明拳足,秋萝退阁翎。山神护说法,吹断草风腥。
-
《五日同钟樊桐、黄慎轩、方子公及两弟饮崇国寺僧房,得家字》拼音版
老僧爱竹石,点缀似山家。密筱梳风冷,流觞逐水斜。谈慵思薤叶,颊醉吐榴花。一缕林烟歇,阇黎供露芽。
-
《甘露寺僧房》拼音版
临水登山路,重寻旅思劳。竹阴行处密,僧腊别来高。远岫明寒火,危楼响夜涛。悲秋不成寐,明月上千舠。
-
《同徐城季明府游重光寺题晃师壁》拼音版
野寺僧房远,陶潜引客来。鸟喧残果落,兰败几花开。真性知无住,微言欲望回。竹风清磬晚,归策步苍苔。
-
《观山寺僧穿井》拼音版
云僧凿山井,寒碧在中庭。况是分嵓眼,同来下石瓶。旁痕终变藓,圆影即澄星。异夜天龙蛰,应闻说叶经。
-
《重寄金山寺僧》拼音版
风涛匝山寺,磬韵达渔船。此处别师久,远怀无信传。月华妨静烛,鸟语答幽禅。已见如如理,灰心应不然。
-
《题山寺》拼音版
千峰白露后,云壁挂残灯。曙色海边日,经声松下僧。意闲门不闭,年去水空澄。稽首如何问,森罗尽一乘。
-
《题西湖僧房》拼音版
竹林深处著禅房,下却疏帘自炷香。书画随宜遮四壁,闲欹瓦枕小藤床。
-
《题筠州僧房》拼音版
客来无语坐禅房,共赏西窗一榻凉。山路雨馀新笋出,江城春色杂花香。烟厨已逐钟声远,树色初随塔影长。敢道闲居便安稳,今年更欲下湖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