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思黯南墅赏牡丹》全诗诗人以虚写称妙,此诗首二句叙写诗人偶遇牡丹之喜,末二句叹赏其色泽之佳。全诗写赏牡丹却未对牡丹进行直接具体的描写,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来表现牡丹独具特色的美,包涵了更广更深的美学意义。
创作背景
开成二年(837年)五月辛未,适逢牛僧孺为东都留守,在洛阳南郭建造别墅,并把任淮南时的嘉木怪石,置之阶廷,庭中种植大量牡丹,彼时,牛僧孺常邀诗人白居易、刘禹锡等于庭中吟诗唱和赏牡丹。此诗即为刘禹锡此时所作。
相关诗词
-
《菩萨蛮·雪楼赏牡丹席上用杨民瞻韵》拼音版
红牙签上群仙格,翠罗盖底倾城色。和雨泪阑干,沉香亭北看。东风休放去,怕有流莺诉。试问赏花人,晓妆匀未匀。
-
《新晴赏牡丹》拼音版
杜门睡榻长苍苔,满眼新晴亦乐哉。小市忽逢莼菜出,曲栏初见牡丹开。不嫌雨后泥三尺,且趁春残醉几回。自揣明年犹健在,东箱更觅茜金栽。
-
《赏牡丹》拼音版
把酒看花绕画栏,病身只得忍轻寒。主人半醉花微倦,下却珠帘放牡丹。
-
《郡会赏牡丹分韵得裳字》拼音版
敢辞深坐懒衣裳,便欲追陪恐病妨。小户长忧劝酒满,短才仍怯和诗忙。牡丹花在逢寒食,群玉山如望洛阳。不是使君寻旧赏,更无人会忆姚黄。
-
《又和安国寺及诸园赏牡丹》拼音版
洛邑牡丹天下最,西南土沃得春多。一城奇品推安国,四面名园接月波。山相著书称上药,翰林弄笔作新歌。人间朱粉无因学,浪把菱花百遍磨。
-
《闽中晓晴赏牡丹》拼音版
晴窗冉冉飞尘喜,寒砚微微暖气伸。唤醒东吴天外梦,化为南越海边春。
-
《次韵李秬约赏牡丹》拼音版
夭红浓绿总教回,更待清明谷雨催。一朵故应偏晚出,百花浑似不曾开。常夸西洛青屏簇,久说南滁紫线堆。任是无情还有意,不知千里为谁来。
-
《赏牡丹·其二》拼音版
洛阳园里草茵寒,梦想尧夫一寸丹。安得根头知上品,今人多是就花看。
-
《踏莎行·赏牡丹》拼音版
绿润红酣,香浓粉艳。牡丹初放闲庭院。一春常恐负花期,妆成静日珠帘捲。倚笑娉婷,含情缱绻。若教解语应肠断。东皇谅也惜韶华,倩他月姊来相伴。
-
《昼锦堂再赏牡丹》拼音版
锦堂重赏牡丹红,不惜残英数日空。嘉艳岂无来岁好,清欢难得故人同。谁言山下曾为雨,只恐身轻去逐风。且共对花开口笑,莫持姚左较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