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菊梦》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作的七言律诗,是《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黛玉所作菊花诗。这首诗用拟人化的手法写菊花的梦境,实际上是写黛玉自己梦幻般的情思,带有明显的谶语的意味。诗的前半部分,“和云伴月不分明”,已经有些不祥之意;“登仙非慕庄生蝶”,梦魂翩跹,仿佛成仙,但并非是羡慕庄子变作蝴蝶,是说死去登上仙籍并不是我所希望的;“忆旧还寻陶令盟”,等于说重结绛珠仙子和神瑛侍者的“木石前盟”才是自己真正的意愿。颈联、尾联四句透出一般凄凉颓败的气氛,对黛玉的结局又作了一次暗示。
- 作品出处红楼梦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清代
创作背景
曹雪芹将《菊梦》写在了《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里。这回描绘贾府表面上处于最鼎盛的时期。此次菊花诗会,由史湘云和薛宝钗拟定题目,共十二道题目,限定七律,但不限韵,由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探春等五人自由选题。为着突现林黛玉的诗的才能,曹雪芹把菊花诗里的最好的篇章记在她的名下。 《咏菊》、《问菊》、《菊梦》这三篇诗的情调,是符合林黛玉的性格的。菊花诗是内容低于形式,艺术性超过思想性,这是一切处于崩溃时期的剥削阶级诗歌的共同特点。菊花诗属于封建末代的没落的诗歌艺术,这些诗只能反映封建统治衰败。
相关诗词
-
奴自维扬载菊一舟藉传家乡风景绘有秋江载菊图故梦中云云因足成之
家园回首费思量,城郭依依认绿杨。琴客弦诗宜水调,花奴载菊自江乡。柴桑粉本秋容澹,瓜步钟声驿路长。梦醒不知窗月皎,白云何处倍神伤。
-
寄中书洪益中梦菊先生四首·其二
都门风月昔同游,归老家山几阅秋。清思也知多梦菊,不知曾梦故人不。
-
霜花腴·家晏赏菊,用梦窗自度曲韵
...冷红,秋容误认鸡冠。斟酒螯肥,剪灯花暖,西风料峭犹难。放怀量宽。早笑声、堆上筵前。说东篱、霜信频经,一庭佳瑟不曾寒。还把菊英争拾,喜缤纷插鬓,恍亸银蝉。苗待丛生,枝成连理,传诗共擘霞笺。漫催舣船。见墙头、凉月娟娟。照尊罍、错杂浓香,醉来同更看...
-
寄中书洪益中梦菊先生四首·其一
我来君去不相逢,廿载交情若梦中。遥想书囱吟乐处,春风醉看落花红。
-
九日登玄览台留客赏菊梦中作
天风吹袂上高台,无数黄花照眼开。飞盖路从云外出,盍簪人自日边来。十年往事翻如梦,一笑相逢共此杯。醉后整冠频北望,凤城烟树正低回。
-
金菊对芙蓉·秋感寄采湘
断角声凄,零笳韵悄,斜阳催暝荒城。正满林黄叶,秋老旗亭。春来送别香车杳,剩临歧、泪湿吴绫。可怜游子,生涯如梦,梦几时醒。旧事追忆无凭。叹尘劳鹿鹿,水逝云行。任楼开弹指,幻想空惊。故园寂寞休回首,怅衔泥、燕垒难成。今宵残月,照人千里,...
-
咏菊
菊,菊。丛丛,簇簇。种阶除,脱岩谷。玉干碧鲜,金英黄郁。争妍无小桃,结好有修竹。满泛醇酒千杯,高簪道巾一幅。庭前子美休作诗,篱外渊明自留目。
-
梦觉
夕梦多梦之,觉来遂成忆。忆子生平时,事往无一得。信若此梦寐,岂不见颜色。复存来告言,言虚音匪默。是觉曷为真,觉梦可以惑。
-
禁中寓直梦游仙游寺
西轩草诏暇,松竹深寂寂。月出清风来,忽似山中夕。因成西南梦,梦作游仙客。觉闻宫漏声,犹谓山泉滴。
-
梦后席上口占
春来大作纵横梦,梦里头头记却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