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辽城望月》是唐太宗李世民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前八句细致描绘了辽宁夜空中月亮若隐若现、时圆时缺的景象,最后两句则写诗人驻足观看敌人被覆灭。全诗描写细腻,色彩清丽,借望月表达了作者攻占辽东城后的兴奋心情。
创作背景
贞观十六年(642年),高句丽政权公开对抗李唐王朝。贞观十九年(645年),诗人挥师水陆并进,四月,李勣所率的军队已进至玄菟故地。五月,诗人渡辽,破辽东古城(今辽阳附近)。当年初冬收兵回师。《辽城望月》此诗就是在诗人亲到辽东古城大破高句丽兵之后所作,时间是贞观十九年(645年)夏秋之交。
相关诗词
-
驻跸辽阳夜深对月用唐太宗辽城望月诗原韵
夜气澄炎景,清光渡海碣。流云渐稀朗,繁星粲如缀。蟾殿魄初明,冰轮影未缺。怀古听行漏,素心良蕴结。旷然望九霄,妖氛尽殄灭。
-
对月思唐太宗辽城望月事即用其韵
陇得复望蜀,徵去尚存碣。谁能效舜阶,缤纷干羽缀。今月犹古月,千秋何盈缺。壮志想当年,萋萋烟草结。情因寥宇寄,光向疏林灭。
-
关山月
落日收风色,边城望月华。年年随汉将,夜夜到胡沙。貂帐流光冷,龙旂卷影斜。此时正愁绝,那忍更闻笳。
-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
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
才近中秋月已清,鸦青幕挂一团冰。忽然觉得今宵月,元不黏天独自行。
-
望月有感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
望江南·咏弦月
初八月,半镜上青霄。斜倚画阑晴娇不语,暗移梅影过红桥,裙带北风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