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望月有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动乱时期田园荒芜、骨肉分离的情景,表现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抒发了兄弟姐妹间的思念之情。全诗句句扣紧主题,言辞清丽,不加雕饰,淡而有致,意蕴精深,情韵动人。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望月有感》这首诗约作于公元799年秋至800年春之间。公元799年(贞元十五年)春唐朝廷分遣十六道兵马去攻打叛军,战事发生在河南境内。此即诗题所言“河南经乱”。就在这一年秋天,白居易为宣州刺史所贡,第二年春天在长安考中进士,旋即东归省亲。这首诗大约就写于这一时期。
相关诗词
-
中秋望月有感寄叔易季言并简仲辅弟
...清光到明发。是时季弟在幕中,病隔纱窗共谈说。出师未捷身已危,继被宸章召还阙。去年中秋寓宋都,金针篆字看除书。夜同叔弟坐月下,仰望赤气环斗枢。经营两河初就绪,斥罢将帅良非图。陵晨廷争不可得,上还印绶归东吴。今年谪官旅湖外,又值中秋有佳气。纤云四卷...
-
夜不成寐望月有感
蕉窗寂静已更深,银蜡烧残玉漏沉。万缕清愁传夜柝,半床幽梦碎秋砧。声闻寒鹤作长啸,目送飞鸿动远吟。睡起怀人清不寐,一帘明月照罗衾。
-
佛指峡舟中见月有感·其二
去县离百日,思乡隔万山。民心应久望,月色自长閒。江隐蛟螭窟,天开虎豹关。姮娥如有意,清影照苍颜。
-
晓因望后对月有感再慰以诗
莫道婵娟易变迁,纵然残缺亦相怜。人生几见长圆月,侬意原如不尽天。鸳侣惊飞伤往事,花枝笑倚忆当年。创痕泪渍斑斑在,绮貌奇情心永镌。
-
月华清·望月感怀
久雨新晴,银河澄练,盈盈一水清浅。云吐冰丸,独倚曲阑干畔。情无限、碧海青天,愁如茧、并刀难剪。谁见。正双眉深锁,泪痕划面。素魄窥窗幽怨。恨小院无人,疏帘乍卷。别有伤心,宽褪旧时金钏。只赢得、夜冷归眠,怯罗衣、露珠点点。轻唤。恐凄凉梦影,短檠摇断。
-
满江红·登宾娥台故址玩月有感
光禄高台,负浚渎、清流千折。想往日、凉秋登览,许多豪杰。交厚谈心都豁达,翼酣落笔俱超逸。待冰轮、拥出酌葡萄,金樽凸。真韵事,人争说,易代后,还如昔。乃吾今但见,丘陵巀嵲。林表高峰犹耸翠,桥边蔬棚空凝碧。望姮娥、惨澹度云霄,增凄切。
-
丙寅十月朔,扫墓有感
蓼莪篇废几潜然,聊率儿曹展墓田。乌鸟含情悲夜夜,春晖难报痛年年。箕裘未善惭弓冶,诗礼丕承扩祖先。所幸熙熙忘帝力,及时耕凿望孙贤。
-
水龙吟·舟中对月有感
浪纹千顷玻瓈,兰舟棹入空明地。推篷遥望,露华吹湿,薄罗衣袂。蜡焰幢幢,簟痕隐隐,清辉如水。恰愁人无赖,眉间心上,无限事、都提起。莫是误来人世。倩姮娥、把愁遥寄。奈他碧落,深沈长是,玉楼深闭。五夜哀蛩,一天冷雁,逼人愁死。看方诸影里,丝丝点点,替弹清泪。
-
望月有怀
清泉映疏松,不知几千古。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无因见安道,兴尽愁人心。
-
望月有所思
九秋凉风肃,千里月华开。圆光随露湛,碎影逐波来。似霜明玉砌,如镜写珠胎。晚色依关近,边声杂吹哀。离居分照耀,怨绪共裴徊。自绕南飞羽,空忝北堂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