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之回
〔唐〕
三十六离宫,楼台与天通。
阁道步行月,美人愁烟空。
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
淫乐意何极,金舆向回中。
万乘出黄道,千骑扬彩虹。
前军细柳北,后骑甘泉东。
岂问渭川老,宁邀襄野童?
秋暮瑶池宴,归来乐未穷。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上之回》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不仅有借古讽今之意,还有怀才不遇之叹。全诗十六句,分为三层。前六句为第一层,明写美人失宠,为下一层转出恣意淫乐之意作铺垫,实则以美人自况,叹己不遇。中间六句为第二层,极写汉武帝出游回中声势之壮。第三层笔锋一转,揭示汉武帝游回中的真实用意。全诗立意高古典雅,结构回环相生,语言华丽缤纷,堪称佳作。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744年
创作背景
《上之回》此诗当作于李白待诏翰林期间,其作意与《宫中行乐词》之三命意略同,是借古讽今之作。有唐一代,极尊老庄,其极至是崇神好仙,唐高宗尊老子为玄元皇帝,唐玄宗于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曾因梦见老子像遣使往京城西南百余里而求之,又于天宝四载(745年)因闻空中神语而设坛炼药,以期“圣寿延长”。故萧士赟说此诗是讽明皇好神仙而谏之。
相关诗词
-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上之回
上之回,自回中。陇山晴,秋云空。上之回,自终南。罢期门,调云骖。上之回,自岱宫。带三观,盘六龙。上之回,自汾河。泛楼船,横棹歌。上之回,自灊岳。射赤蛟,导神雀。上之回,自大宛。驾龙驹,飞凤幰。居九重,垂衣裳。一人端拱,千祀无疆。
-
上之回
上之回䄠灵畤,神心愉祚皇祉。上之回定诸国,西南辑震东北。上之回乐孔博,游昆田历鸣泽。上之回乐无射,年万亿长无极。
-
上之回
上之回驭六龙,云霞布日当中。敬日跻予心恫,展德泽扬仁风。穆以愉丽寰区,露为马雷为车。林有鸟河无鱼,忧与乐惟所须。光旦旦玉烛烂,常明明礼乐灿。上之回所中闺,靡出入亘九垓。
-
上之回
上之回,乐何极,回中道路无梗塞。北望单于庭,西瞻月支国。信使往来,干戈屏息,上还宫,益修德。
-
上之回
上之回。所中益。夏将至。行将北。以承甘泉宫。寒暑德。游石关。望诸国。月支臣。匈奴服。令从百官疾驱驰。千秋万岁乐无极。
-
上之回
上之回,大旗喜。悬红云,挞凤尾。剑匣破,舞蛟龙。蚩尤死,鼓逢逢。天高庆雷齐堕地,地无惊烟海千里。
-
铙歌·其四·上之回
上之回,萧关开。以待边,单于台。勒兵十八万,羽林材。振大旅,鬗长驰。詟匈奴,臣月支。朝诸侯王甘泉宫,郡国受计福来同。
-
上之回
珠宫三十六,避暑之回中。地势萧关险,云气蓬莱通。回峦蔽赤日,飞瀑含清风。仙桃进王母,金芝献玉童。巡游乐无极,数幸甘泉宫。
-
上之回
承平重游乐,诏跸上之回。属车响流水,清笳转落梅。岭云盖道转,岩花映绶开。下辇便高宴,何如在瑶台。
-
上之回
上之回,紫阙拂曙红云开。蛟龙悬旌丽晓日,骆驼驾鼓鸣春雷。前勾陈,后玄武,凤凰来仪百兽舞。左黄钺,右白旄,万国稽首诸侯朝。玉帛如山不可计,天子之寿四万八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