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题赞诗,也是一首山水诗。此诗抒写了义公超尘脱俗、心洁如莲的美好品质。前两联描绘出禅房周围寂静、淡雅的环境,烘托了义公的潜心修禅、清心寡欲。颈联写天气变化时禅房的别样景观。尾联点明义公品行高洁如莲花一尘不染,表达了诗人对义公纯洁心境的感叹与赞美。全诗以突出“清净”为主,由景清写到心净,层层递进,相互照应,笔致疏淡,意境清远,淡人心魄,用语明朗轻快,词采清雅秀丽。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文学韵律押[侵]韵
- 创作年代731年
创作背景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这首诗作于孟浩然漫游吴越时。佛教在唐代极为盛行,而唐代诗人和僧人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因此,许多诗人都有题赠寺院僧人的诗篇,这首诗即是作者游大禹寺义公禅房后的题赠之作。
相关诗词
-
题华严寺瑰公禅房
寺南几十峰,峰翠晴可掬。朝从老僧饭,昨日崖口宿。锡杖倚枯松,绳床映深竹。东溪草堂路,来往行自熟。生事在云山,谁能复羁束。
-
寄题疏山寺半閒禅房
...清梦时周旋。秋风吹空客如仙,名山有记持相传。乃知昙花解重现,弹指一瞬五百年。经阁香台雪几春,戏成小果留人天。先师吾乡白云寺,卓锡尚令题榜鲜。半间之半可著我,呼童亟办青行缠。身前旧境馀一念,定许邻舍香茅编。
-
宿寿公禅房
王泉初解辔,松院揖方袍。地远祇林静,天空禅月高。楼真知道在,息影觉心劳。且伴山僧宿,西湖听夜涛。
-
与客约过常公禅房·其二
闭户都无诸染,梦香只有四禅。树底谁惊宿鸟,风前共听鸣蝉。
-
题大司马王公伯安画像
...。速据巢穴收洪都,遂擒逆贼清江湖。绥厥士女将献俘,皇师奋遏仍天诛。逡巡居东逊硕肤,力辞封赏赋遂初。西粤不靖两江洿,蒲轮起公镇苍梧。总制专征授赤鈇,穷兵治叛民何辜。保障边境安獠奴,疏复岑氏存卢苏。开边安南岂庙谟,宁忤宰相触噫乌。实轸岭外困且痡,...
-
大云寺赞公房四首·其一
...及兹。醍醐长发性,饮食过扶衰。把臂有多日,开怀无愧辞。黄鹂度结构,紫鸽下罘罳。愚意会所适,花边行自迟。汤休起我病,微笑索题诗。
-
妙喜寺达公禅斋寄李司直公孙房都曹德裕从事方舟颜武康士骋四十二韵
...蕤信好折。实可反柔颜,花堪养玄发。求之性分外,业弃金亦竭。药化成白云,形彫辞素穴。一闻西天旨,初禅已无热。涓子非我宗,然公有真诀。却寻丘壑趣,始与缨绂别。野饭敌膏粱,山楹代藻棁。与君北岩侣,游寓日常昳。静对春谷泉,晴披阳林雪。境清觉神王,道胜...
-
奉要太宰袁公抑之过天界寺上人房时大司寇陆公与绳后至谈燕梅花古松下作
隐囊纱帽对传卮,宛似袁公步屦时。
-
寄题南华寺大鉴禅师
佛法来东旦,禅宗肇岭南。
-
题大禹庙
夏后南巡地,登临一慨然。卑宫今造寺,菲饮孰名泉。古道知难复,人情信误传。不随时俗改,惟有旧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