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
〔唐〕
鹫岭(1)郁岧峣(2),龙宫(3)锁寂寥。
飞来峰山高陡峻,草木葱茏,寺中殿宇肃穆寥落。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1)。
层楼上可远眺壮美日出,寺门正对着钱塘江潮。
桂子(1)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中秋时节寺中桂花飘落,佛香冉冉好似飘向天外的云雾。
扪(2)萝(1)登塔远(3),刳(4)木取泉遥(5)。
攀援藤萝登上远处古塔,剖开树木到远处取泉水。
霜薄花更发(1),冰轻叶未凋(2)。
山花迎着薄霜开得更旺,叶子没有因为寒冷凋落。
夙龄(1)尚(2)遐(3)异(4),搜(5)对涤(6)烦嚣(7)。
年轻的时候爱好远处奇异美景,可以用来洗涤尘世中的烦恼。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1)。
等到我走入天台山的路,看我漫步踏过其中的梄溪石桥。
小提示:宋之问《灵隐寺》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灵隐寺》是唐代宋之问创作的五言古诗。这首诗按照诗人游览的路线展开描写,从飞来峰入手,写到灵隐寺本身和出来见到的景色,最后写到诗人出来后的感想和打算。全诗思路清晰顺畅,语言凝练自然,描写了灵隐寺及其附近一带的奇丽风光,整体上看清新雄壮,还带有一些出世的洒脱。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排律
- 创作年代初唐
创作背景
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年),宋之问贬为越州长史,离京赴越。这首《灵隐寺》是他途中经过杭州,游灵隐寺时所作。
相关诗词
-
灵隐寺行呈伏虎岩
蓬莱水浅尘几扬,历劫不动此道场。黄金何年佛氏土,白云自古仙人乡。吾故不能知鸿荒,尝闻许由避陶唐。南巡会稽忆夏后,西渡浙水传秦皇。欲镌文字示万世,想曾摩挲崖藓苍。君臣岂不亦一到,父老失记书传亡。思莼人归乱聪勒,衣锦军起诛宏昌。教士四万虏吴友,子弟八千从项梁。锋攒镝飞沸如汤,冷泉之冷常冰霜。风涛汹地保恬静,火云爇天饶清凉。寺门奇石万鬼凿,霹雳穿洞龙腾骧。偃如未射李广虎,突如乍叱初平羊。漫山钜竹不知数,百围屹立松杉樟。野猿攫果就人手,山客贸薪充日粮。艳浮凡俗花卉绝,毒螫狞恶虫豸藏。竺峰飞来夜著翅,桂子堕落秋飘香。...
-
灵隐寺赠静公
闻有千年寺,长松信许深。
-
灵隐寺月夜
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月在众峰顶,泉流乱叶中。一灯群动息,孤磬四天空。归路畏逢虎,况闻岩下风。
-
宿灵隐寺
绕寺千千万万峰,满天风雪打杉松。地炉火暖黄昏睡,更有何人似我慵。
-
灵隐寺晚归
独行幽涧坐云根,石暖蒸霞屐齿温。绝壑逢人猿乞食,荒寮无佛鸟称尊。寒山一点通樵径,落叶千林打寺门。徙倚危亭归未忍,沿溪寻月到黄昏。
-
登天竺灵隐寺上方
寺高傅绝顶,一到即忘机。夜月逢僧早,秋云出树微。磬边岩狖过,窗外海雕飞。欲下莓苔磴,题名却惜归。
-
灵隐寺
灵隐何缘副夙盟,蒲团茗碗拄藤轻。昂藏野鹤来僧榻,扑簌岩花落鸟声。桂子天香真绝唱,柳塘花坞自关情。几回不尽登临意,便欲山前结数楹。
-
廿六日复陪诸公游灵隐寺留题祥上人所十二韵
峻拔天垂秀,盘回地拱灵。神峰腾北道,法界控南屏。龙雨周三笠,鹏风合四溟。楼台出霄汉,钟鼓隐雷霆。咒食猿窥洞,闻经鹤避汀。迷途登觉路,佳客借閒庭。风帽秋曾落,云车晚再停。黑头全变白,红树几还青。踪迹迷鸿雪,光阴换鸟星。谁知陶令醉,总是屈原醒。旧事惊还问,新词厌复听。凭吹剑头吷,题向冷泉亭。
-
游灵隐寺
灵隐知名刹,龙宫最上方。越山当户翠,海树到楼香。说法观身妄,悬灯共夜长。浮生一何幸,乘此礼医王。
-
游灵隐寺
夙好在岩壑,强持缚缨簪。野性当奈何,惝恍如惊麇。京华百万家,??瓦叠鳞。海气荡烦暑,作威凌轹人。湖山招我来,九里松风清。稽首灵鹫山,西瞻目若营。云何一峰碧,飞来如羽轻。俗见囿畛域,达观渺沙尘。不见毗耶离,示病老净名。古掌断世界,犹如陶家轮。竺慧去不返,雪猿呼莫闻。斯言谁与證,万壑空烟云。老禅法龙象,谈麈纷纵横。萍蓬万里外,缱绻犹乡情。斋盂乳铺玉,茗碗花糁琼。两腋扶清风,取意岩壑行。冷泉掬清泚,五峰凌峥嵘。真赏味无味,内观湛空明。可能一枝筇,云水自由身。永愧隐峰老,勇决拂衣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