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咏菊》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作的七言律诗,是《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黛玉所作菊花诗。这首诗以“咏菊”为题,所写的是写菊花诗的情景。首联写黛玉为诗情所困扰而坐立不安,把诗人那种无法抑制、迫切需要发泄的创作激情描写得活灵活现;颔联写作者秀逸超群的才思和全身心投入创作时的情状;颈联“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是全诗的中心所在,抒发了诗人感怀身世,自我怜惜的哀怨和不被人理解的愁绪。尾联是进一步对菊花高洁品格的赞赏,也是诗人的自诩之意和全诗意境的升华。这首诗不仅平仄丝毫不爽,对仗也极工整,极具艺术性。
- 作品出处红楼梦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清代
创作背景
曹雪芹将《咏菊》写在了《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里。这回描绘贾府表面上处于最鼎盛的时期。此次活动,由史湘云和薛宝钗拟定题目,共十二道题目,限定七律,但不限韵,由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探春等五人自由选题。这回作者让林黛玉选了其中三道诗题:《咏菊》、《问菊》和《菊梦》。借用李纨公评《咏菊》来借景抒情、以物喻人。
相关诗词
-
《次韵昌龄西园十咏·其十·菊》拼音版
百花春放菊秋荣,霜里鲜鲜照眼明。岁晚不妨开自好,何须三嗅泣繁英。
-
《景仁示去岁所赋菊屏菊塔二诗辄以一篇答之》拼音版
斯民去古远,日与巧伪迁。粲粲黄金花,揉屈同杯棬。列屏耸浮图,光彩生盘筵。匪惟悦群儿,爱咏及华颠。我欲叱园史,解结除其编。万物有本性,各使归自然。
-
《咏菊》拼音版
秋来多野菊,节应有黄花。闲叶玉如慄,满丛金出沙。池边迷瑞鹄,洞里悟仙牙。蕊散非红艳,香飘异绮葩。赠诗宜魏帝,泛酒称陶家。明日登高处,期君手不赊。
-
《新迁南庄,喜友人送菊,用李中麓次唐荆川咏菊韵二首·其一》拼音版
松菊秋冬并历霜,重阳景物映松堂。数杯白堕吾供趣,几朵黄花人羡芳。老至可怜空见色,年高始信但闻香。英茎作供衰尤藉,花槁枝头枕未忘。
-
《咏菊》拼音版
菊禀金天精,劲气凌风霜。水流山下潭,饮者寿命长。泛我杯中物,染我诗句香。所以陶徵君,爱之不忍忘。
-
《咏菊》拼音版
园林摇落尽堪伤,惟见阶前菊有香。岂是孤芳偏傲物,只因群卉不禁霜。叶雕寒玉深凝碧,花嵌精金密覆黄。我亦清幽堪作侣,朝朝把酒醉君傍。
-
《次韵阮承书咏桃花菊六月开》拼音版
怪来篱下欲成蹊,菊似桃花赏客迷。清郁虽同彭泽径,娇红全是武陵溪。露沾宿蕊金丝润,日炙繁英玉叶低。占断春光与秋色,薰风特地与留题。
-
《咏菊二首·其二》拼音版
念子爱宾如爱菊,慇勤相赏坐无时。已知紫白能专美,更遣红黄为出奇。毕卓将螯须左手,陶潜把酒只东篱。秋风满地皆萧艾,老眼看花且赋诗。
-
《秋华咏·其一·菊》拼音版
日暮有好怀,閒閒来田閒。篱边见黄菊,相对不知还。
-
《咏菊二首·其一》拼音版
君家盆内菊花栽,三本偏能二色开。白玉仙童迎我笑,紫衣卿相为谁来。休嫌风景当迟暮,正倚文章逼上台。如此秋光莫辜负,倚阑欢赏且衔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