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篇首极言金山楼观壮伟深沉,钟鼓声响亮清远,以见僧徒之众、香火之盛,并用此对比写出焦山的清静冷落。诗人对那些不愿前往冷寂焦山的同游者,进行了隐约的嘲讽,实际上也就是对名利场中俗子的鄙视。然后他又以自傲的口吻写到诗人以穷薄之命不畏江潭之险,独自遨游,饮酒歌啸的超然之乐。又写到焦山老僧惊见客至,迎笑交谈得知竟是同乡,于是诗人在观赏山水景色之外,得到了他乡遇故人的分外之乐。老僧简朴宁静的生活,引起了诗人对山林的向往。他慨叹自身不能见容于朝廷,刚直的生性也很难适应险恶的官场,因此在篇末表露出想要辞官归隐的意愿。全诗于纪游中多抒感慨,语言自然流利。
- 作品出处苏东坡全集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苏轼在京城任殿中丞直馆判官告院,权开封判官。当时王安石秉政,大力推行新法。苏拭写了《上神宗皇帝书》、《拟进士对御试策》等文,直言不讳批评新法,自然引起当道的不满。苏轼深感仕途险恶,主动请求外任。熙宁四年(1071),乃有通判杭州的任命,苏轼当时三十六岁。途经镇江,欣赏了金山美景而作此诗,从诗篇内容即可见其与《游金山寺》为同时之作。
相关诗词
-
《自金陵西归至豫章发南浦亭宿黄家渡》拼音版
过了重湖雪浪堆,章江欲尽淦江来。到家无此江山景,画舫行迟不用催。
-
《自江下徒步至庙山》拼音版
雪岭模糊积未消,云林烂漫合仍飘。一儿跨牸饮田水,几担束梅同负樵。泥滓无嗟庙山路,魂栖正避浙江潮。污人更尔缁尘远,满眼何无诗思饶。
-
《社山放船》拼音版
社下钟声送客船,凌波挝鼓转沧湾。横烟袅处鸡豚社,落日浓边橘柚山。八表茫茫孤鸟去,万生扰扰一舟闲。湖心行路平如镜,陆地风波却险艰。
-
《自武陵舟行至德山》拼音版
舍车泛兰舟,摇荡武陵水。憩装古丛林,幽胜冠南纪。当时霹雳手,掣电机在捶。钤锤今得人,宗旨振颓委。何须大雄殿,突兀踞巍址。龙蛇相混杂,衲子聚千指。齐竽一一吹,真赝见炉锤。青葱松竹阴,积翠纷可喜。春风一动摇,萧瑟鸣不已。却游德岘亭,枉渚抱中沚。襄阳今何如,风物略如此。空怀堕泪碑,愧叹羊叔子。坐令邹湛辈,名字随骥尾。胡雏窥汉疆,战哭多新鬼。王室如缀旒,寇盗结蜂蚁。而我荷宽恩,抱衅适万里。回头望中原,洒涕湿巾几。海山渺安在,澒洞鲸波里。飞仙时往来,当学长不死。
-
《扬州被召著作佐郎自金山回阻冰效退之陆浑山火句法》拼音版
...,丞聋毋害守不讥。帝知无功呼返之,具舟从江民不知。道傍愚叟为涕洟,岂无爱人如尔为。我谢叟归视汝儿,风号鸿潦水涸陂。冰塞川船不可移,白蜺横野光逶迤。寒威上射小日规,旦行一里方午维。十日系野儿啼饥,中无载盗过不窥。官令十夫为操椎,耶许相力哀复疲。...
-
《余自东山往金峨住山戒师迎于中涂到上方泉石幽胜有心匠助天巧者因成数语以赠》拼音版
一奁鸣瀑写天绅,怪石鲸奔欲化鳞。灵隐飞来真相后,老坡重证戒师身。居山活计今成趣,造物工夫总待人。自喜爱闲逢胜绝,杖藜端不负残春。
-
《自玉河放舟至玉泉山·其一》拼音版
玉泉山色望非遥,溯水寻山荡画桡。花识清明齐放陌,柳笼烟霭近低桥。
-
《登玉泉山定光塔二十韵》拼音版
...迥宜。定光含舍利,法喜拥禅枝。仿自金山寺,建依鹿苑规。报恩竟空肖,开化亦奚为。志过题诗彼,落成瞻礼兹。是中有深义,不可缺新词。存小欲崇俭,不悭总属施。佛宁期壮丽,我未诣希夷。似此云可矣,于焉一陟之。七层尽遥揽,百级自卑移。况值时晴快,益欣秋爽披。风...
-
《自玉河放舟至石舫·其二》拼音版
水态山光意相投,载阳天气惠风柔。恰从耕织图边过,一岁农桑自此筹。
-
《自玉河放舟至石舫·其一》拼音版
灵泉不冻泻长川,丽日欣开顺水船。桂棹兰浆初耐可,堤杨溪藻已怀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