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行经庐山东林寺》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语言清新俊爽,意境恬淡高远,表现了杜牧对国事的忧虑,对仕途的厌倦和追慕范蠡功成身退的情怀。
- 作品出处樊川文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文学韵律押[先]韵
创作背景
杜牧的有生之年,不足半百,却被无端地搅和在长达40年之久的牛李党争之中。杜牧进士及第后,京官半年转至幕府。向来以经国之才自负的杜牧,却“促束于薄书宴游间”,于是放纵情欲,风流不羁,韵事传之不绝。他自己的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应该是这段生活的最好自状。这首《行经庐山东林寺》应该就是写在他自长安赴扬州的途中,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首诗无甚奇特之处,但却真实地描摹出一个自负、落魄文人的内心世界。
相关诗词
-
再经庐山东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韵赋六首·其五
徙倚看奇胜,乾坤雨霁时。林峦含喜色,花鸟似前期。晴竹黄金影,新梧碧玉枝。幽亭事事好,不独瞰清池。
-
再经庐山东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韵赋六首·其一
昔年曾过此,犹记暮春时。骢马重来日,隙驹三载期。云閒经雨岫,花发向阳枝。春草撩诗兴,分青入古池。
-
再经庐山东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韵赋六首·其六
山水重看处,韶华正丽时。胜游良自慰,浮世亦难期。鸟瞷斋僧饭,猿攀饮涧枝。所嗟公事迫,未得看天池。
-
再经庐山东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韵赋六首·其三
慧远因陶令,高名著昔时。虎溪同笑傲,莲社共襟期。故址更新宇,乔林非旧枝。千年遗迹在,惟说两荷池。
-
再经庐山东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韵赋六首·其二
青山如有待,不改昔年时。重到宁非幸,佳游不负期。乱云生石罅,一鸟啭花枝。昨夜知经雨,幽庭水满池。
-
庐山东林寺夜怀
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湛然冥真心,旷劫断出没。
-
庐山东林寺次韵
东林日暮更登山,峰顶高僧有兰若。云萝磴道石参差,水声深涧树高下。远公学佛却援儒,渊明嗜酒不入社。我亦爱山仍恋官,同是乾坤避人者。我歌白云听者寡,山自点头泉自泻。月明壑底忽惊雷,夜半天风吹屋瓦。
-
送后集往庐山东林寺兼寄云皋上人
后集寄将何处去,故山迢递在匡庐。旧僧独有云皋在,三二年来不得书。别后道情添几许,老来筋力又何如。来生缘会应非远,彼此年过七十馀。
-
庐山东林寺夜宿
偃息东林下,悠然澹旅情。泉归虎溪静,云度雁天轻。苍藓封碑古,优昙应记生。预悉钟鼓动,扰扰又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