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华山

袁枚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太华峙西方,倚天如插刀。

闪烁铁花冷,惨淡阴风号。

云雷莽回护,仙掌时动摇。

流泉鸣青天,乱走三千条。

我来蹑芒蹻,逸气不敢骄。

绝壁纳双踵,白云埋半腰。

忽然身入井,忽然影坠巢。

天路望已绝,云栈断复交。

惊魂飘落叶,定志委铁镣。

闭目谢人世,伸手探斗杓。

屡见前峰俯,愈知后历高。

白日死崖上,黄河生树梢。

自笑亡命贼,不如升木猱。

仍复自崖返,不敢向顶招。

归来如再生,两眼青寥寥。

作品简介

《登华山》是清代袁枚创作的一首诗。华山之险,天下闻名,当诗人亲涉其险之后,又有真切独特的体验。诗开篇先勾勒太华山“倚天如插刀”之险峻的整体形象;次写铁花冷、阴风号、云雷响、仙掌摇的阴冷危险的环境;然后着重写登山时的惊险体验。“华山自古一条路”。其险峻可谓无以复加。诗人以细致的心理感受与景物描写突出了绝壁、云栈之艰难险阻,使人为之捏一把汗。当诗人历尽险境,“仍复自崖还”。而产生“归来如再生”之感亦即自然而然,并令读者为之松了一口气。诗人笔触既描绘了华山自然之险境,又揭示了心理体验,二者相得益彰,从而把登华山之艰巨历程叙写得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得到一种奇特的审美享受。徐世昌赞袁枚诗“能状难显之境,写难喻之情”(《晚晴簃诗汇》),由此可见一斑。

创作背景

《登华山》此诗作于乾隆十七年(一七五二)赴陕西途中。华山,在陕西东部,属秦岭东段。其主峰亦称华山,一名太华山,古称“西岳”在陕西华阴县南。本诗原见《小仓山房诗集》卷八。

  • 赏析

华山又名太华山,位于陕西华阴县南,古称“西岳”。为我国五岳之一。诗人于乾隆十七年(1752)赴陕西任职,途经华山而有攀登之举。《登华山》此诗描写诗人登华山时的所见所感,笔墨重在表现其处于险境中的内心体验,写得细致真切,使人读后如同身历其境。

华山素以崚险峻闻名天下,但古人的题咏多是从旁观角度写华山之高峻,而写亲身体验者少见。此诗属于后者,故构思遣词都别出...

展开全部
袁枚

袁枚

清朝诗人,性灵派三大家

袁枚(1716一1797),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等。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