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与刘将军杜文学晚登西城》是元末明初高启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点明了时间、地点,勾勒出一幅清冷的秋景;接着,颔联诗人将自己比作飘零在外的游客,把刘、杜二位友人比作经世济民、治理国家的人才;颈联把刘、杜二人比作搏击长空的大鹏鸟和直上九霄的巨龙,进一步突出刘、杜二人的匡世救时的才能;尾联诗人与友人相互勉励,决心戮力同心,以解民于倒悬。诗为登高远望所感,既是勉友,也是自勉,表现出诗人对处于战乱之中的人民的同情,同时,也流露出希望为国家、民族建功立业的雄心。全诗语言朴实流畅,感情自然真挚,于昂扬中见沉郁。
- 创作年代元末明初
创作背景
元末明初,群雄并起,天下纷乱,给社会和百姓带来深重灾难。这种现实,促使高启写下一系列反映社会动荡,渴望天下安定的感乱诗,这首《与刘将军杜文学晚登西城》正是其中一首。
相关诗词
-
《月夜与张将军及诸贤合饮海舶即事》拼音版
万顷清光溢建牙,孤城隐隐送悲笳。
-
《哀刘将军》拼音版
万重围裹力脱氛,匹马勤王志不分。既抱忠贞仇敌国,莫於成改议将军。身前名照江南月,地下心衔塞北云。为痛英雄并消没,托诗为史笔传闻。
-
《赠海上刘将军》拼音版
少年儒将有高名,说剑谈经四座倾。久处幕宾能草檄,旧随童子尽知兵。月连夜火沙边堠,潮挟秋笳海上城。闻说远人归圣化,欲销金甲事春耕。
-
《登西城门》拼音版
登城望神州,风尘暗淮楚。江山带睥睨,烽火接楼橹。并吞何时休,百骨易寸土。向来禾黍地,雨露长榛莽。不见征战场,那知边人苦。马惊西风笳,鸟散落日鼓。呜呜城下水,流恨自今古。
-
《送刘将军》拼音版
朔风吹沙复吹雪,笑解吴钩初欲别。酒酣击筑和悲歌,将军出关车骑多。
-
《送大将军黄竹楼镇粤西·其二》拼音版
旌旗十道出瀛州,上将于今到黑头。已幸彤弓来细柳,复从黄石属纡筹。长缨云拥山河动,甲帐霜寒瘴疠收。铜柱声名君自许,汉家已肯吝封侯。
-
《刘将军诗》拼音版
...生瘴气,疾者无不死。天兵虽南征,弃之良有以。往年鄂州省,绥靖失其理。交驰赤白囊,来告犯边鄙。遣人觇虚实,在廷孰可使。矫矫刘将军,一旦备行李。有才兼文武,不但善弧矢。深入险恶地,限敌才一水。介者数百人,视之若蝼蚁。移文至其国,诘问事终始。指摘中利害...
-
《登金牛台》拼音版
六龙城西吕城东,奔牛古堰卧两虹。谁筑高楼水中沚,野有蔓草牛无踪。河边青苔生白骨,刀创箭瘢犹未没。问知八十一年前,战死当时皆义卒。铁马遁去刘将军,大家牵羊走燕云。二百山河献明主,北驼南象今纷纷。登临且喜得佳客,鞠育青青已堪摘。浮云世事勿复论,一醉西风真上策。
-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拼音版
...旎人;他脸儿清秀身儿俊,性儿温克情儿顺,不由人口儿里作念心儿里印。学得来“一天星斗焕文章”,不枉了“十年窗下无人问”。[飞虎领兵上围寺科][下][卒子内高叫云]寺里人听者:限你每三日内将莺莺献出来与俺将军成亲,万事干休。三日后不送出,伽蓝尽皆焚烧,僧俗寸斩,不留一个。[夫...
-
《贼退后赠刘将军》拼音版
非唯吴起与穰苴,今古推排尽不如。白马知无髀上肉,黄巾泣向箭头书。二年战地成桑茗,千里荒榛作比闾。功业更多身转贵,伫看幢节引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