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牧牛词》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仿乐府诗,写了两个天真活泼的牧童在共同放牧、追逐嬉戏中的喜悦和与牛相依相傍的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对牛的感情,同时在结尾也表现出作者对于苛税的不满之情。这首诗写景物细致入微,新颖逼真,崇尚写实,抒情含蓄蕴藉,韵味深长。
- 作品出处青邱高季迪先生诗集
- 文学体裁仿乐府诗
- 创作年代元末明初
创作背景
据高启自述:“我本东皋民,少年习耕锄。”(《京师尝吴粳》)。贫寒的出身,清苦的阅历,让他了解了农家耕作的辛劳,了解了农民身受封建剥削的痛苦,因此当他看到放牛的牧童牧牛时,便有感而发,创作了《牧牛词》此诗。
相关诗词
-
《题竹石牧牛》拼音版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箠,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
《牧童词》拼音版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
《牧童词》拼音版
不言牧田远,不道牧陂深。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方将忧暑雨,亦以惧寒阴。大牛隐层坂,小牛穿近林。同类相鼓舞,触物成讴吟。取乐须臾间,宁问声与音。
-
《牧童词》拼音版
溪水碧,溪上牧童青箬笠。乌犍斜系柳阴中,藉草卧吹三孔笛。横鞭还过饮牛亭,亭边扑扑飞牛虻。雀儿鼓翅虾蟆跳,陂塘水满齐牛腰。归来仍放青山郭,远树仟仟烟漠漠。日暮闻歌不见人,隔林月下敲牛角。
-
《耕牛词》拼音版
朝出牛亦出,暮归牛亦归。牧牛如种树,贵在不扰之。放牛散食山下草,草香水甜牛易饱。
-
《西陬牧唱词二十六首·其五》拼音版
纸帽行游事可羞,教奴短布累奴愁。儿郎爱马偷骑去,妾貌如花当九牛。
-
《西陬牧唱词二十六首·其二》拼音版
何须耕种论肥跷,千足牛羊尽富饶。却怪贫人好生计,乳茶入腹不愁枵。
-
《牧牛词》拼音版
晓光晴逗林霏灭,乌犍踏破春郊雪。升沈荣辱耳不闻,横笛一声山石裂。
-
《闻茶山故宅复为贼燬》拼音版
家同萍梗定何时,空负柴桑掩柳丝。未雨拙鸠怜有妇,在阴鸣鹤已无儿。道从得丧知深浅,梦亦艰难出乱离。已向有生明幻影,求心时作牧牛词。
-
《书戴嵩画牛》拼音版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