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登单于台》是唐代诗人张蠙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写边塞风光,表现了塞外生活的艰苦和诗人在边关经历的真情实感。首联是全诗总纲,春日无春色,显出塞外的荒凉;独上高台凝思注目,突出诗人超然独立的形象。颔联将“白日”、”黄河’”对举,在辽阔苍茫之中,有壮丽多彩之感。颈联继续写景,运用比拟手法,写出风如雷响,惊心动魄;沙似浪翻,历历在目。尾联写诗人从单于台上向北眺望阴山,但见雄关似铁,紧闭不开,戒备森严。语句浑朴,境界开阔,有“盛唐气象”。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关于《登单于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辛文房《唐才子传》载:“疑《登单于台》及《蓟北书事》诸诗,皆系落第时北游燕云边地之作,至早亦应作于年轻时。《郡斋读书志》所载恐误。”则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张蠙(pín)早年游塞外,观黄河,望阴山有感而作。
相关诗词
-
《秋登越王台》拼音版
秋风立马越王台,混混蛇龙最可哀。十七史从何说起,三千劫几历轮回。腐儒心事呼天问,大地山河跨海来。临睨飞云横八表,岂无倚剑叹雄才!
-
《暇日游逍遥台睹南华塑像独置一榻旁无侍卫前无香火对之歆然起怀古之思因抒长句一千四百字题于台上》拼音版
...物,扰扰不异风中幡。昨从京辇絓丹笔,复得淮壤乘朱轓。偶逢乐岁少休息,历览士俗因周爰。提封乃是昔仁里,访古时复登平原。城中蝶巷接蓬头,郊外鱼台连漆园。悠然清风隔千载,独有遗像当高墦。山川世异改城郭,岁时人罕羞蘋蘩。先生县解出无有,后世景仰空擎拳。大...
-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五》拼音版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谁言未亡祸,磨灭成尘埃。
-
《李陵台》拼音版
汉家将军文且武,一点丹心期报主。提兵深入单于庭,转斗无前气如虎。五千健儿俱战没,西望长安泪如雨。家声已坠强偷生,北面甘心作降虏。赋诗已送子卿归,握手河梁意良苦。此心...
-
《十七日自东双寨冒雨至阳高县晤向大都尉即北抵长城宿守口堡》拼音版
...阳和最当敌门户。牙兵部骑三千人,只听辕门槌大鼓。筑场六百步,种柳千万株。负■抱弩亦雄盛,长城倾倒谁人扶。向侯老戎马,醉卧白登古台下,安危故是九牛毛。昔日战场今广厦,与君同是羽林儿,相逢血泪难禁垂。少年各努力,吾辈岂是支床龟。别君去上...
-
《云中受突厥主朝宴席赋诗》拼音版
鹿塞鸿旗驻,龙庭翠辇回。毡帷望风举,穹庐向日开。呼韩顿颡至,屠耆接踵来。索辫擎膻肉,韦鞲献酒杯。如何汉天子,空上单于台。
-
《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拼音版
陶公有逸兴,不与常人俱。筑台像半月,回向高城隅。置酒望白云,商飙起寒梧。秋山向远海,桑柘罗平芜。水色渌且明,令人思镜湖。终当过江去,爱此暂踟蹰。
-
《昔游》拼音版
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寒芜际碣石,万里风云来。桑柘叶如雨,飞藿去裴回。清霜大泽冻,禽兽有馀哀。是时仓廪实,洞达寰区开。猛士思灭胡,将帅望三台。君王无所惜,驾驭英雄材。幽燕盛用武,供给亦劳哉。吴门转粟帛,泛海陵蓬莱。肉食三十万,猎射起黄埃。隔河忆长...
-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拼音版
...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
-
《轮台即事》拼音版
轮台风物异,地是古单于。三月无青草,千家尽白榆。蕃书文字别,胡俗语音殊。愁见流沙北,天西海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