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秋宿湘江遇雨》是五代诗人谭用之创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湘江夜雨的景色,表现了作者的羁旅乡愁,但不颓唐。全诗寓情于景,借景以抒情,二者融合无间。同时语言凝炼,对仗工整。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五代至宋初
创作背景
《秋宿湘江遇雨》这首七律,写于诗人旅游他乡,遇雨受阻,夜泊湘江之中。全诗通过对秋风暮雨景象凄凉的写照,抒发了诗人游子思乡和怀才不遇的感叹。
相关诗词
-
湘江遇雨
骚人载酒泛潇湘,预约寒鸥立岸旁。雨点斲蓬休作梗,浪声与枕始相忘。
-
宿湘江
九月湘江水漫流,沙边唯览月华秋。金风浦上吹黄叶,一夜纷纷满客舟。
-
中秋日郊外遇雨
斜风吹雨水生寒,荷盖倾珠下芡盘。惊起鹭鸶眠不得,冲烟飞过蓼花滩。
-
题湘湖图
君山洞庭隔江水,彭蠡无风波浪起。明窗晓晴图画开,兴入湘湖三百里。湘江两岸山纵横,湘湖碧绕越王城。越王城荒陵谷在,古树落日长烟平。游子天寒孤棹远,七十二溪飞雪满。浩歌不见濯缨人,沙鹤野猿相对晚。湖东云气通...
-
春江古体
春鸟弄芳洲,初英照碧流。晴云卷山入,晓露炫烟浮。昨日宾鸿北,来时木叶秋。湘江连桂岭,瑶草趁新愁。
-
宿大泉遇雨
我行常苦雨相随,旱甚民心若倒垂。坐久云容肤寸合,愿同焦槁被甘滋。
-
宿山寺遇雨
独抗尘容过梵宫,残阳犹自拖微红。黄牛下坂前溪雨,绿竹摇窗曲径风。石露危崖山骨出,水流深涧地喉通。绳床兀坐清无寐,满耳蛙鸣芦荻中。
-
潇湘八景图为镏养愚赋·其一·潇湘夜曲
巴山一夜雨,剪烛话西窗。何似潇湘浦,孤篷宿大江。
-
金缕曲·自广陵适京口渡江遇雨
江上千山碧。笑相迎、曹公浸醋,葛生带汁。万柄江莲摇白羽,不解焦丘烦热。蓦惊起、洞庭霹雳。𧥄𧥄鱼头宵大上,是九天、霖雨苍生泣。诅风伯,踏潮入。神君自在霓旌立。任郎君、风鬉滴罢,齐州烟湿。不信道人能咒水,一例坳堂收拾。渐斜照、断虹双吸。白鸟...
-
雨中题徐州苏指挥湘江暮雨竹
孤舟夜听萧萧雨,两岸垂杨翠如许。恍讶湘江暮雨中,只欠钩辀鹧鸪语。船囱偶尔披新图,长汀短渚相萦纡。琅玕一望渺无际,淋漓尚觉烟模糊。高者凌空凤将起,下者垂垂采鸾尾。更忆湘君过九疑,羽葆参差乱云里。明朝放棹徐州洪,不须局促仍推蓬。赤壁江中地远近,问讯彭城苏长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