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登单于台》是唐代诗人张蠙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写边塞风光,表现了塞外生活的艰苦和诗人在边关经历的真情实感。首联是全诗总纲,春日无春色,显出塞外的荒凉;独上高台凝思注目,突出诗人超然独立的形象。颔联将“白日”、”黄河’”对举,在辽阔苍茫之中,有壮丽多彩之感。颈联继续写景,运用比拟手法,写出风如雷响,惊心动魄;沙似浪翻,历历在目。尾联写诗人从单于台上向北眺望阴山,但见雄关似铁,紧闭不开,戒备森严。语句浑朴,境界开阔,有“盛唐气象”。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关于《登单于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辛文房《唐才子传》载:“疑《登单于台》及《蓟北书事》诸诗,皆系落第时北游燕云边地之作,至早亦应作于年轻时。《郡斋读书志》所载恐误。”则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张蠙(pín)早年游塞外,观黄河,望阴山有感而作。
相关诗词
-
登单于台
天仗祁连外,穷荒鸟雀呼。登台真帝子,绝幕遁单于。百级云中见,千官帐下趋。穹庐垂旷野,警跸近清都。汉地今无虏,秦城枉避胡。呼韩天日谒,却入渭桥图。
-
依韵和原甫昭君辞
武帝常勒兵,北登单于台。
-
登单于台
悔上层楼望,翻成极目愁。路沿葱岭去,河背玉关流。马散眠沙碛,兵闲倚戍楼。残阳三会角,吹白旅人头。
-
单父
不见宓子贱,空登单父台。玉琴已绝响,鸿雁有余哀。杼轴南人困,河渠东国灾。春风催解冻,处处尚蒿莱。
-
登文星台
春酒百壶春日开,东风扶我上文台。乾坤无处着双眼,秖对云山舒壮怀。
-
房侍御邀登观音台
杰观俯重台,烟波四望开。霞边千树没,杯底片帆来。霜月寒相射,云鸿暮转哀。滔滔大江水,到海几时回。
-
登凤凰台台上有石甚奇前为陈光禄移去竟沉江中
李白游白下,曾为凤台吟。凤去几千载,台名直至今。我来登此台,秋色亦已深。高台久荒凉,古木尚阴森。但对骢马客,不闻彩凤音。游览未终竟,斜日下高岑。好雨从西来,凉气袭我襟。台上有奇石,闻向江中沉。利令石可移,恻焉感予心。
-
题胡环瘦马图
坚昆此去几万里,荒草黄云连白沙。到得单于台下日,暖风开遍地椒花。
-
蝶恋花·晓发登相营至冕山
边月如钩风似剪。钩起新愁,欲剪应难断。病酒台登山枕远。晓来啼鸟闻孤馆。露网行轩缘绝坂。飞浪崩崖,路逐悬崖转。仰视白云当露冕。落梅风急笳声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