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感春四首》是唐代诗人韩愈所创作的一组七言古诗。第四首自恨“不如江头人”,也别出心裁,“今者无端读书史,智慧只足劳精神”,则抒发书生无用的想法,暗含对中唐黑暗政治的深痛控诉。韩愈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一种新的价值观,感伤之词中饱含了对政治功名的蔑视,对淡泊清闲、知足常乐的实在人生的向往。春恨的根由在于“读书史”,若像江畔的渔翁那样悠闲地生活,就没有“劳精神”的烦恼与悲愁之说,浇愁赖酒,而酒醒之后愁绪更深,诗人正是在这剪不断、浇不去的愁闷中苦吟、煎熬,看似洒脱至极,其实悲苦至极。
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春, 韩愈在江陵府任法曹参军。法曹参军,官阶正七品下,品第在中县县令和中下县县令之间,社会地位不高。参军常受主司的责骂,亦时有遭鞭鞑之刑的威胁。韩愈对这种处境十分不满,心情苦闷。《感春四首》或因时感怀、或因事感怀。
相关诗词
-
《感春四首·其一》拼音版
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遍处处。东西南北皆欲往,千江隔兮万山阻。春风吹园杂花开,朝日照屋百鸟语。三杯取醉不复论,一生长恨奈何许。
-
《次韵仲退对月感怀四首·其四》拼音版
日月两弹丸,万古春复秋。迁次有始终,合符无迟留。举酒邀明月,浮子白玉舟。愿毋渝此盟,坐待天运周。
-
《感怀四首·其四》拼音版
诗咏关睢七载馀,蘋蘩修洁愧难如。倡随愿勉梁鸿案,春汲心钦桓氏车。差喜兰枝双绕膝,何堪荆树各分疏。几时手足重团聚,共话西窗月上初。
-
《感春四首·其一》拼音版
一春谁道是芳时?未及飞红已暗悲。雨甚犹思吹笛验,风来始悔树幡迟。蜂衙撩乱声无准,鸟使逡巡事可知。输却玉尘三万斛,天公不语对枯棋。
-
《感春四首·其三》拼音版
村巷深深绿映人,粥饧槐火一时新。山河万里缠妖气,宫殿千门锁暗尘。几点微酸梅着子,半篙清涨水生鳞。岩花涧草元无主,雨洗风吹又一春。
-
《感遇四首·其四》拼音版
宋玉事楚王,立身本高洁。巫山赋彩云,郢路歌白雪。举国莫能和,巴人皆卷舌。一感登徒言,恩情遂中绝。
-
《出嘉峪关感赋四首·其四》拼音版
一骑才过即闭关,中原回首泪痕潸。弃繻人去谁能识,投笔功成老亦还。夺得胭脂颜色淡,唱残杨柳鬓毛斑。我来别有征途感,不为衰龄盼赐环。
-
《伤春四首·其四》拼音版
野阔时仍鸟,山寒昼不花。最怜簪冕客,何事管弦家。驰马去朝日,登楼起暮霞。青门悬万里,白发阻三巴。天地方戎服,江湖况使槎。独将留滞色,惆怅对春华。
-
《感古四首·其四》拼音版
君莫以富贵,轻忽他年少。听我暂话会稽朱太守,正受冻饿时。索得人家贵傲妇,读书书史未润身。负薪辛苦胝生肘,谓言琴与瑟。糟糠结长久,不分杀人羽翮成。临临冲天妇嫌丑,□□□□□□□。其奈一朝太守振羽仪,乡关昼行衣锦衣。哀哉旧妇何眉目,新婿随行向天哭。寸心金石徒尔为,杯水庭沙空自覆。乃知愚妇人,妒忌阴毒心。唯救眼底事,不思日月深。等闲取羞死,岂如甘布衾。
-
《暮春四首·其四》拼音版
祓除已过暮春初,彩舫相衔十里馀。浮蜡喜尝新店酒,流尘闲拂坏垣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