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春四首·其四

韩愈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我恨不如江头人,长网横江遮紫鳞(1)

我恨自己不如那江边的渔人,他们在江水中用长网横截江水来捕鱼。

独宿荒陂(1)(2)雁,卖纳(3)租赋官不(4)

独自住宿在荒凉的池塘边射杀野鸭,卖了来交纳租赋,也不惹官家生气。

归来欢笑对妻子(1),衣食自给宁羞贫(2)

回到家里与妻子儿女欢笑在一起,吃的穿的都能自给自足,也不会为贫穷而感到羞耻。

今者无端(1)书史(2),智慧只足劳精神。

现在我无缘无故读了许多书史,有了知识也只是徒自费神罢了。

画蛇著足(1)无处用,两鬓霜白趋埃尘(2)

好比画蛇添足而一无用处,两边的鬓发都雪白得了,还要在尘埃中趋奉奔波。

乾愁漫解坐自累(1),与众异趣(2)谁相亲。

这无端的愁绪,想要摆脱,却反而更受其累,自已的情趣与众不同,又有谁来与自已相亲呢?

数杯浇肠(1)虽暂醉,皎皎(2)万虑醒还新。

虽然有几杯酒灌入愁肠可以得到暂时的醉倒,但那明明白白的千思万虑,一到醒来,就依旧又真切地出现了。

百年未满(1)不得死,且可(2)勤买抛青春。

既来人生百年的大限还没有满,暂时又不会死去,那就殷勤地多买些酒来送走这春天的光阴吧!

小提示:韩愈《感春四首·其四》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感春四首》是唐代诗人韩愈所创作的一组七言古诗。第四首自恨“不如江头人”,也别出心裁,“今者无端读书史,智慧只足劳精神”,则抒发书生无用的想法,暗含对中唐黑暗政治的深痛控诉。韩愈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一种新的价值观,感伤之词中饱含了对政治功名的蔑视,对淡泊清闲、知足常乐的实在人生的向往。春恨的根由在于“读书史”,若像江畔的渔翁那样悠闲地生活,就没有“劳精神”的烦恼与悲愁之说,浇愁赖酒,而酒醒之后愁绪更深,诗人正是在这剪不断、浇不去的愁闷中苦吟、煎熬,看似洒脱至极,其实悲苦至极。

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春, 韩愈在江陵府任法曹参军。法曹参军,官阶正七品下,品第在中县县令和中下县县令之间,社会地位不高。参军常受主司的责骂,亦时有遭鞭鞑之刑的威胁。韩愈对这种处境十分不满,心情苦闷。《感春四首》或因时感怀、或因事感怀。

韩愈

韩愈

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年)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