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 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首联写接文书的情况;颔联写诗人的心情;颈联写对农村生活的眷恋;尾联写诗人自己只适合在农村躬耕自食。全诗通过对一次征召赴任行程的描写,抒发了诗人为国事奔忙义不容辞的责任感和对于田园生活的留恋之情。该诗未脱宋人以散文为诗的风气,但有所创新,平淡清远,饶有风趣。
- 作品出处遗山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金末
创作背景
金哀宗正大七年(1230),元好问因服母丧而闲居河南内乡白鹿原。接到邓州(今河南邓州)守将移剌瑗(即移剌粘合)的征召文书,聘用他为幕僚。因当时正在对蒙古抗战,因此军中征召迅速,诗人也不得不星夜起程,途中,写下《被檄夜赴邓州幕府》该诗。
相关诗词
-
送承祖赴定州幕府
...且事逃遁。谋帅得真儒,不烦一戟顿。风流本江左,亹亹有馀论。幕府极妙选,参谋不容逊。藉甚丞相孙,凌云气豪健。所怀社稷计,尝愿窃有献。蹭蹬三十年,羁旅颇自困。因人作远游,实亦乖素愿。谈笑青油幕,聊复可排闷。嗟余谬从学,尘根苦迟钝。一官联事久,矜式每自...
-
送程刘二侍郎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
安西幕府多材雄,喧喧惟道三数公。绣衣貂裘明积雪,飞书走檄如飘风。朝辞明主出紫宫,银鞍送别金城空。天外飞霜下葱海,火旗云马生光彩。胡塞清尘几日归,汉家草绿遥相待。
-
送杜顗赴润州幕
少年才俊赴知音,丞相门栏不觉深。直道事人男子业,异乡加饭弟兄心。还须整理韦弦佩,莫独矜誇玳瑁簪。若去上元怀古去,谢安坟下与沈吟。
-
送崔琦赴宣州幕
五马临流待幕宾,羡君谈笑出风尘。身闲就养宁辞远,世难移家莫厌贫。天际晓山三峡路,津头腊市九江人。何处遥知最惆怅,满湖青草雁声春。
-
送李纵别驾加员外郎却赴常州幕
霄汉正联飞,江湖又独归。暂欢同赐被,不待易朝衣。山雨迎军晚,芦风候火微。还当宴铃阁,谢守亦光辉。
-
赋得路傍一株柳送邢校书赴延州使府
路傍一株柳,此路向延州。延州在何处,此路起悠悠。
-
陈浩赴福州幕
梅残杏将坼,杨柳都未堪。欲赠无所赠,春风吹酒酣。远山犹带雪,野水已如蓝。羽檄不应有,诗书自可耽。
-
满江红·送陈方伯上襄州幕府
露驿星程,又还控、西风征辔。原自有、孔璋书檄,元龙豪气。蜀道尚惊鼙鼓后,神州正在干戈里。佐元戎,一柱稳擎天,襄之水。功名事,山林计。人易老,时难值。看新丝一发,甚吾...
-
都亭驿送郭判官之幽州幕府
幕府参戎事,承明伏奏归。都亭使者出,杯酒故人违。细雨沾官骑,轻风拂客衣。还从大夫后,吾党亦光辉。
-
送宋校书赴宣州幕
浮舟压芳草,容裔逐江春。远避看书吏,行当入幕宾。夜潮冲老树,晓雨破轻蘋。鸳鹭多伤别,栾家德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