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过五丈原》是唐代诗人温庭筠路过五丈原旧营废址时为怀念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而创作的一首怀古咏史诗。此诗前四句写景,以虚拟景象再现历史画面;后四句夹叙夹议,暗含褒贬。全诗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赍志以殁的惋惜与竭智尽忠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对后主刘禅和谯周的投降误国作了辛辣的嘲讽。作品风格遒劲,气势雄浑,感情沉重,含蕴深厚。
- 作品别称经五丈原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晚唐
创作背景
《过五丈原》这是一首咏史诗。诗题表明此诗是诗人路过五丈原时因怀念蜀汉名相诸葛亮而作。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234年)春,诸葛亮率兵伐魏,在五丈原屯兵,与魏军相持于渭水南岸达一百多天。八月,遂病死军中。一代名相,壮志未酬,常引起后人的无穷感慨。杜甫曾为此写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温庭筠也出于这种惋惜的心情,当路过五丈原诸葛亮祠庙时,写了这首诗。
相关诗词
-
感昔·五丈原头秋色新
五丈原头秋色新,当时许国欲忘身。长安之西过万里,北斗以南惟一人。往事已如辽海鹤,馀年空羡葛天民。腰间白羽凋零尽,却照清溪整角巾。
-
过安庆城怀故元帅余阙廷心
...如云屯。四邻援既绝,六载功莫论。仰攻壁垒坚,苦战风尘昏。如何麟凤姿,竟殪豺虎群。兵摧地为裂,鼓绝天不闻。烟飞睢阳城,星陨五丈原。至今死忠人,白骨缠草根。身为大国将,名与长江存。六合已一家,青山犹故坟。悲歌对落日,一吊忠贞魂。
-
舟过武侯高卧处二首·其二
抱膝长吟意自如,何期龙卧挂吹嘘。半犁烟雨三分鼎,八阵风云一草庐。汉上军屯心自苦,辕门星陨运全徂。君看五丈原前月,犹照纶巾下碧虚。
-
送崔五太守
长安厩吏来到门,朱文露网动行轩。黄花县西九折坂,玉树宫南五丈原。褒斜谷中不容幰,唯有白云当露冕。子午山里杜鹃啼,嘉陵水头行客饭。剑门忽断蜀川开,万井双流满眼来。雾中远树刀州出,天际澄...
-
五丈原其一
五丈原头动地鼓,魏人畏蜀如畏虎。营门不开呼者怒,挥戈指天天宇漏。将星堕空化为土,炼石心劳竟何补。侯归上天多旧伍,羽为前驱飞后拒。忠魂不逐降王车,长卫英孙朝烈祖。
-
咏史诗五丈原
蜀相西驱十万来,秋风原下久裴回。长星不为英雄住,半夜流光落九垓。
-
是日至下马碛,憩于北山僧舍。有阁曰怀贤,南直斜谷,西临五丈原,诸葛孔明所从出师也
南望斜谷口,三山如犬牙。西观五丈原,郁屈如长蛇。有怀诸葛公,万骑出汉巴。吏士寂如水,萧萧闻马檛。公才与曹丕,岂止十倍加。顾瞻三辅间,势若风卷沙。一朝长星坠...
-
曹南过五丈河堤入城访颜岐夷仲清谈久之乃归
...烬,晚日泛茶瓯。壮节知无用,诸儒误见收。江山亦在眼,岁月忽忘忧。南郭今丧我,长卿仍倦游。漫成长韵律,胜与小蛮讴。簿领憎频过,尘埃懒再谋。何须五湖口,风雨转船头。
-
补蜀汉铙歌十二首·其十一·五丈原
五丈原,驻三师。三代以还仅睹兹。滨渭杂耕军无私。刍粮百万饶馀赀。中原克复功须斯。功须斯,定关洛。灭魏斩睿枭懿殛。权混一,四海兴礼乐。
-
五丈原次大复韵
荒原淡斜日,古戍黯层阴。五丈空留迹,三分不死心。地随营垒没,星与阵云沉。薄暮秋风急,如闻《梁甫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