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别舍弟宗一》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此诗是作者送别堂弟柳宗一而作,为伤别并自伤之作,既表现了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同时还抒发了作者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窜南荒的愤懑愁苦之情。首联写在送兄弟到越江边时,双双落泪,依依不舍;颔联叙写自己的政治遭遇,表现心中的不平和愤慨;颈联写景,用比兴手法把兄弟彼此的境遇加以渲染和对照;尾联表明自己处境不好,兄弟又远在他方,只能寄以出现荆门烟树的相思梦。全诗苍茫劲健,雄浑阔远,感慨深沉,感情浓烈,对仗工整,写景抒情融合无间,深得后世诗评家称赏。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816年
创作背景
《别舍弟宗一》此诗作于元和十一年(816)春夏之交。韩醇《诂训柳集》卷四十二:“‘万死投荒十二年’,自永贞元年(805)乙酉至元和十一年(816)丙申也。诗是年春作。”柳宗元再贬柳州时,他的从弟柳宗直和柳宗一也随同前往。宗直到柳州后不久就因病去世,年仅二十三岁,柳宗元伤悼不已,为其撰《志从父弟宗直殡》。亲人中,除了从弟宗直,老母卢氏、爱妻杨氏、娇女和娘等都相继弃世。柳宗一住了一段时间,约半年以后又要离开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去。柳宗元十余年来充满坎坷和不平,历尽艰辛和磨难,惊魂零落。亲人离散,同来的两从弟一死一别,让他不禁甚感凄然,于是写了这首诗为柳宗一送别。
相关诗词
-
别舍弟宗一
粤江江上思悠悠,若上扁舟双泪流。去国身飘天外叶,还家梦断海边秋。山从鸟影当空度,云傍猿声入夜愁。远道六千过桂岭,穷荒垂死岂堪投。
-
舟泊铜盆湖寄别舍弟季高·其一
...而悫,孤瘦惟我依。与子虽两身,体具先人遗。风尘浩无极,恻恻不得携。有如邛駏虚,食望迭相违。昔为湘中役,泥涂沾我衣。襟尘暂一掺,又及河梁悲。人生处沈困,那得惜分离。倾身为饥驱,默反良以欷。何当办茅屋,白首同耕犁。束牲盟伯夷,薄俗不足仇。奔车无仲...
-
入关因别舍弟
吾今别汝汝听言,去住人情足可安。百口度荒均食易,数年经乱保家难。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天道不欺心意是,帝乡吾土一般般。
-
合州津口别舍弟至东阳峡步趁不及眷然有忆作以示之
江潭共为客,洲浦独迷津。思积芳庭树,心断白眉人。同衾成楚越,别岛类胡秦。林岸随天转,云峰逐望新。遥遥终不见,默默坐含嚬。念别疑三月,经游未一旬。孤舟多逸兴,谁共尔为邻。
-
别舍弟后月夜
悄悄初别夜,去住两盘桓。行子孤灯店,居人明月轩。平生共贫苦,未必日成欢。及此暂为别,怀抱已忧烦。况是庭叶尽,复思山路寒。如何为不念,马瘦衣裳单。
-
中川别舍弟
中川人语别,南国夜何其。
-
西湖别舍弟润之
几度归程入梦间,秋鸿社燕两为难。西湖半夜风雨急,交泗一床心胆寒。落第我为中酒味,圜桥子亟洗儒酸。臂弓秣马长淮去,莫笑狂夫老据鞍。
-
泉州赴上都留别舍弟及故人
天长地阔多岐路,身即飞蓬共水萍。匹马将驱岂容易,弟兄亲故满离亭。
-
别舍弟克明
不作宗元别,宗元别易悲。瘦躯犹怯病,殇汝尚含思。老眼看时态,殷忧入腑脾。百年能骨肉,贫贱亦何辞。
-
省英卓今病因留宿旅舍经旬临别赋此·其一
一岁一相见,清容况不同。爱山閒换舍,调药漫催童。曲巷深春里,空庭细雨中。南邻池馆静,日暮共茏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