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长安晚秋》是唐代诗人赵嘏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诗人望中的所见,写秋风中夜间长安景象,并寄寓着诗人思乡的深远情怀。
这首诗前四句写诗人秋晓远望之所见与感受。颈联写景,烘托出秋日凄清的气氛。末两句写归思,通过“莼鲈之思”和“南冠楚囚”的典故,抒发自己欲归而不得的苦闷心情。
这首诗中的景物不仅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推移由暗而明的变化。以秋日典型形象入诗,以拂曙凄清气氛的渲染、高楼笛韵的烘托、思归典故的运用,使得全诗意境深远而和谐,风格峻峭而清新。
- 作品别称长安秋望、长安秋夕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文学韵律押[尤]韵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长安晚秋》这首七言律诗是赵嘏客居长安时期所作。赵嘏曾于唐文宗大和六年(832)举进士不第,寓居长安。诗人独在异乡,见深秋凄凉景象,顿生怀乡思归之情,创作了这首诗。
相关诗词
-
初秋长安感怀
客馆新秋至,空庭一叶飘。晚蝉鸣树近,归雁倚空遥。乱后乡书断,愁来浊酒销。故人多意气,秉烛对深宵。
-
长短歌
砻石磨砖作新垒,角楼亭亭四边起。谁家一曲长短歌,长安贵人葬蒿里。
-
满庭芳·时在临安晚秋登临
南月惊乌,西风破雁,又是秋满平湖。采莲人尽,寒色战菰蒲。旧信江南好景,一万里、轻觅莼鲈。谁知道,吴侬未识,蜀客已情孤。凭高,增怅望,湘云尽处,都是平芜。问故乡何日,重见吾庐。纵有荷纫芰制,终不似、菊短篱疏。归情远,三更雨梦,依旧绕庭梧。
-
长安早秋
风舞槐花落御沟,终南山色入城秋。门门走马徵兵急,公子笙歌醉玉楼。
-
闵山人逸之工琴奕丹青而卖药长安市秋日过访即席赋赠
短褐翩翩向暮过,居然名胜对藤萝。燕京旧识悬壶技,易水重闻击筑歌。杏苑春光频烂漫,橘林秋事近如何。西风渐起枚生色,同步长安太液波。
-
长安早秋
清宵玉露下金沟,草色凄凄倦倚楼。鳷鹊云中双阙晓,芙蓉天外万山秋。文园独抱经年病,杜曲谁怜远客愁。此际不堪劳极目,大江南北路悠悠。
-
晦日出长安闸
长安堰口长安闸,一度经行一断魂。不道秦川在何处,只惊行色近中原。
-
淳熙乙未登科是夏再中教官得绍兴府教授秋末还家待阙时杨枢密为帅送程先生赴省八绝句·其八
江南官路接天开,五月长安赐第回。若见门人旧题处,亦须披拂记曾来。
-
三月三十日费安中山长告别走赋六首·其四·寄金仲宣
霅水雨中曾共饮,钱塘秋半又相逢。可怜过眼日五色,还欲扣阍天九重。才似祢衡当荐鹗,识如太史更登龙。偶因人去传消息,见说盈门士子从。
-
三月三十日费安中山长告别走赋六首·其二·寄察德元
去年见客问相知,射目如何却中眉。安定教条西浙盛,尧夫易学后人疑。水晶宫里风烟爽,琥珀杯中岁月驰。谁念姚江未归客,萧萧诗鬓忽成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