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晚秋

赵嘏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作品简介

《长安晚秋》是唐代诗人赵嘏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诗人望中的所见,写秋风中夜间长安景象,并寄寓着诗人思乡的深远情怀。

这首诗前四句写诗人秋晓远望之所见与感受。颈联写景,烘托出秋日凄清的气氛。末两句写归思,通过“莼鲈之思”和“南冠楚囚”的典故,抒发自己欲归而不得的苦闷心情。

这首诗中的景物不仅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推移由暗而明的变化。以秋日典型形象入诗,以拂曙凄清气氛的渲染、高楼笛韵的烘托、思归典故的运用,使得全诗意境深远而和谐,风格峻峭而清新。

创作背景

《长安晚秋》这首七言律诗是赵嘏客居长安时期所作。赵嘏曾于唐文宗大和六年(832)举进士不第,寓居长安。诗人独在异乡,见深秋凄凉景象,顿生怀乡思归之情,创作了这首诗。

  • 赏析

《长安晚秋》这首七律,通过诗人望中的见闻,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羁旅思归的心情。

首联总揽长安全景。在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凭高而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飘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诗中「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亦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写仰观。「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

展开全部
赵嘏

赵嘏

唐代诗人

赵嘏(806—852),字承佑,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大和中,入元稹、沈传师幕府。会昌四年(844),与项斯、马戴同榜登进士第。大中年间,任渭南(今属陕西)县尉,世称“赵渭南”。工七律,笔法清圆熟练,时有警句。今存诗253首,有段朝瑞校补《渭南诗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