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乡记
〔唐〕
醉之乡,去中国不知其几千里也。其土旷然无涯,无丘陵阪险;其气和平一揆,无晦明寒暑;其俗大同,无邑居聚落;其人甚精,无爱憎喜怒,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其寝于于,其行徐徐,与鸟兽鱼鳖杂处,不知有舟车械器之用。
昔者黄帝氏尝获游其都,归而杳然丧其天下,以为结绳之政已薄矣。降及尧舜,作为千钟百壶之献,因姑射神人以假道,盖至其边鄙,终身太平。
禹汤立法,礼繁乐杂,数十代与醉乡隔。其臣羲和,弃甲子而逃,冀臻其乡,失路而道夭,故天下遂不宁。至乎末孙桀纣,怒而升其糟丘,阶级千仞,南向而望,卒不见醉乡。
武王得志于世,乃命公旦立酒人氏之职,典司五齐,拓土七千里,仅与醉乡达焉,故四十年刑措不用。下逮幽厉,迄乎秦汉,中国丧乱,遂与醉乡绝。而臣下之爱道者往往窃至焉。阮嗣宗、陶渊明等数十人并游于醉乡,没身不返,死葬其壤。中国以为酒仙云。
嗟呼,醉乡氏之俗,岂古华胥氏之国乎?何其淳寂也如是!予得游焉,故为之记。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醉乡记》是唐代文学家王绩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借用神话传说中的一些情节,塑造了“醉乡”这样一个“其气和平一揆”“其俗大同”的理想王国,其间“无爱憎喜怒”“刑措不用”,无为而治,常人难达其地,只有“爱道者”阮籍、陶潜等十数个“酒仙”,有幸“游于醉乡”。全文用记事体,写成寓言杂文,借物讽喻,别有寄托,在初唐骈丽成风的散文中别具一格。
- 作品出处东皋子集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据《新唐书·王绩传》载,此文当作于贞观中年(638年前后)。这时,王绩已为善酿者杜康等人立祠。《王绩传》说他“著《醉乡记》,以次刘伶《酒德颂》。”
相关诗词
-
醉乡记
...尝有可乐者。或以为可以解忧云耳。夫忧之可以解者,非真忧也,夫果有其忧焉,抑亦必不解也。况醉乡实不能解其忧也,然则入醉乡者,皆无有忧也。呜呼!自刘、阮以来,醉乡追天下;醉乡有人,天下无人矣。昏昏然,冥冥然,颓堕委靡,入而不知出焉。其不入而迷者,岂无其人音欤?...
-
醉后放笔作醉乡歌
昔有醉乡记,我则歌醉乡。愿?醉乡籍,愿趣醉乡装。醉乡浩如春,日暖风复光。人间足忧到,此旋已忘忘。小者远哗争,大亦绝寇攘。门无催科吏,篱无吠盗尨。不知耕桑艰,不识乌兔忙。尽室...
-
送王含秀才序
吾少时读《醉乡记》,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而犹有是言,岂诚旨于味耶?及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然犹未能平其心,或为事物...
-
题青岩隐居记后
...歌梁父,岂学羊裘老富春。书诏早传行在所,衣冠生及太平辰。纪言右史亲沾命,仗节南荒竟委身。白发郑公乡里在,青毡王氏子孙贫。家声六代科名出,国典先朝谥法新。今日醉乡还有记,当时嵩岳岂无神。曾披汗竹开金匮,拟束生刍吊玉人。遗像雅篇俱在眼,斗山瞻望敢辞频。
-
摸鱼儿·道醉乡无边无岸
道醉乡、无边无岸,一尊到彼殊径。是间转海人知处,尺地不教渠剩。尊亦瘿。问一斗消酲,一石犹难信。临风小等。记我友醒狂,相从有意,中路恨羌永。梅花晚,早已雪堆余鬓。此花宁复风韵。空寒独倚天为主,天又几时曾定。今为晋。看秦女山中,绿...
-
南乡子·舟中记梦
欹枕艣声边,贪听咿哑聒醉眠。梦里笙歌花底去,依然,翠袖盈盈在眼前。别后两眉尖,欲说还休梦已阑。只记埋寃前夜月,相看,不管人愁独自圆。
-
谒金门·不怕醉
不怕醉,记取吟边滋味。幽草绿阴花絮里,莺啼双燕起。老去是何乡里,漠漠吴头楚尾。一曲荒山清照水,殢渠杯酒旨。
-
走笔追记十二月九日潭头之游
...有地堪肥遁,幽人卜考槃。后前罗峻岭,左右绕惊澜。西望双藤老,南瞻巨石盘。千章丛古木,九畹秀崇兰。手板看苍翠,军持上激湍。醉乡因蚁酎,水厄为龙团。晚景云低树,归途雨压冠。明惊烽火逼,小艇起前滩。
-
杂记五言十首·其四
东行值伯伦,西去逢无功。不知何国土,疑是醉乡中。
-
纪游十首·其十
由晋以至唐,几人作文字。前有酒德颂,后惟醉乡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