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感流亡》是宋代诗人王禹偁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商州时,诗歌以风情的笔调写出了由于旱荒而流亡他乡的饥民的悲惨遭遇,对自己入仕十年无功受替表示深深的内疚和自责,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全篇运用杜甫在《兵车行》等新乐府诗中成功地用过的纪事与记言相结合的手法,写得平易自然,而感情却是强烈、深沉的。在叙事抒情中都显示出了作为宋诗在艺术上的鲜明特色之一的散文化手法。
- 作品出处小畜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992年
创作背景
《感流亡》此诗是诗人于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十二月谪居商州时所作。淳化二年(991年),陕西干早成灾,米价腾贵,商州一斗米卖到二百文以上。陷于饥馑中的人民,或沿街卖儿卖女,或流亡道途,死于异乡。当时,诗人在谪往商州的途中也携儿带女,备受艰苦,诗人对此颇有感触,有感而作。
相关诗词
-
《南行感怀四十首·其十一》拼音版
憔悴沿河驿,萧条古岸杨。近年添进奉,连岁属凶荒。官舸追呼急,胥徒匿走藏。传餐吾已愧,谁忍困流亡。
-
《己卯寒食感春·其一》拼音版
岭表见花发,凄然思故乡。流亡至今日,老病尚殊方。仰视夕红湿,微闻新绿香。可怜风物美,八极共春荒。
-
《寒食夙兴闻有祭墦而野哭者因怀梅雪父子澄心祖孙并耕读汝舟孟熙诸迁客况民有饥色屋多逃亡感存念殁悲不胜情》拼音版
村落萧条甚,犹如丧乱民。谁家能乐业,何处可容身。野哭添新鬼,风流减旧人。今年寒食泪,不觉易沾巾。
-
《感月悲逝者》拼音版
存亡感月一潸然,月色今宵似往年。何处曾经同望月?樱桃树下后堂前。
-
《春日感怀·其三》拼音版
怪来何事寄天涯,逝水流光感岁华。举世不逢孙伯乐,一生惟哭贾长沙。剧怜烟月人人客,只合壶觞处处家。回首先畴丘陇废,到今无地问桑麻。
-
《初冬有感二首·其一》拼音版
衰发萧萧满镜丝,情怀非复似平时。风霜十月流年感,砧杵三更游子悲。闽峤故人消息恶,蜀江遗老素书迟。一箪豆饭休嫌薄,赋分羁穷合自知。
-
《感季夏南堂怀江十苏二》拼音版
积雨漂暑馀,凉风作秋先。南堂草木深,蝉蜩嘒篱掾。感此时节流,坐伤人事变。去年居京华,晨昏侍亲燕。问谁过我频,江苏实邦彦。一朝艰祸缠,衔哀走穷县。形骸悲瘵中,气息仅如线。邻...
-
《悯流亡》拼音版
龙沙风雪道,资斧怯前程。忍见流亡像,哀闻乞命声。饥寒方切己,胞与复关情。我欲将图绘,风尘隔帝京。
-
《风雨伤稼民多流亡既请缓征复率诸吏富人输白金二十余万两益以官钱立法分赈冬及春凡五阅月麦熟乃止因为数诗识痛定思痛之意·其二》拼音版
初喜秋禾盛,饔飧庶疗饥。奇灾坐风雨,下户遂流离。才劣迂筹策,权轻失便宜。一官容窃禄,无乃愧疮痍。
-
《感寓·其十四》拼音版
嗟嗟今古人,滔滔迷女色。焉知粉触髅,亡身更亡国。妲已商纣危,褒姒周幽惑。西施吴子亡,太真三郎踣。于维高世王,持身能自克。宠姬欲同辇,无宁亏盛德。予心本冲素,万虑恒自息。深居养太和,于焉趋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