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流亡
〔宋〕
谪居岁云暮,晨起厨无烟。
赖有可爱日,悬在南荣边:
高舂已数丈,和暖如春天。
门临商於路,有客憩檐前:
老翁与病妪,头鬓皆皤然;
呱呱三儿泣,惸惸一夫鳏。
道粮无斗粟,路费无百钱;
聚头未有食,颜色颇饥寒。
试问何许人?答云家长安,
去年关辅旱,逐熟入穰川。
妇死埋异乡,客贫思故园。
故园虽孔迩,秦岭隔蓝关。
山深号六里,路峻名七盘。
襁负且乞丐,冻馁复险艰;
惟愁大雨雪,僵死山谷间。
我闻斯人语,倚户独长叹:
尔为流亡客,我为冗散官;
左宦无俸禄,奉亲乏甘鲜。
因思筮仕来,倏忽过十年;
峨冠蠹黔首,旅进长素餐。
文翰皆徒尔,放逐固宜然。
家贫与亲老,睹尔聊自宽。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感流亡》是宋代诗人王禹偁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商州时,诗歌以风情的笔调写出了由于旱荒而流亡他乡的饥民的悲惨遭遇,对自己入仕十年无功受替表示深深的内疚和自责,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全篇运用杜甫在《兵车行》等新乐府诗中成功地用过的纪事与记言相结合的手法,写得平易自然,而感情却是强烈、深沉的。在叙事抒情中都显示出了作为宋诗在艺术上的鲜明特色之一的散文化手法。
- 作品出处小畜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992年
创作背景
《感流亡》此诗是诗人于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十二月谪居商州时所作。淳化二年(991年),陕西干早成灾,米价腾贵,商州一斗米卖到二百文以上。陷于饥馑中的人民,或沿街卖儿卖女,或流亡道途,死于异乡。当时,诗人在谪往商州的途中也携儿带女,备受艰苦,诗人对此颇有感触,有感而作。
相关诗词
-
耶路萨冷观犹太人哭所罗门城壁男妇百数日午凭城泪下如糜诚万国所无也惟有教有识故感人深远吾念故国辄为怆然
...。岂有远古朝,临哭旦夕酸。罗马后起强,第度扬其鞭。虽杀五十万,流血染城闉。当时严上帝,清庙金碧鲜。我来瞻遗殿,华严犹目前。珍宝移罗马,痛心亦难谖。正当吾汉时,渺茫何足云。吾国二千载,亡国破京频。刘石乱中华,洛阳惨风云。侯景围台城,一切文物焚。耶...
-
会课春风亭命赋邑有流亡愧俸钱句盖以自况抑亦自省殊未敢效韦郎思田里也聊申鄙意用告群贤
束发登朝老合休,一麾江上领诸侯。许身稷契谈何易,结习诗书道未周。谁使至尊忧稼穑,直应之子负山丘。流亡疾病春都感,惭谢苏州刺史愁。
-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其二十一
晚上危亭望大江,天教千古作金汤。中流击楫人何在,徒感兴亡对夕阳。
-
秋成后志感
...皆良田。吾里高枕香山麓,犹幸闭户可安眠。但嗟遏籴食不足,觅米如乞空持钱。百岁老翁垂涕泪,苦道所值无今年。吾侪啸歌不能乐,感时抚事徒潸然。一身纵饿死亦足,嗷嗷鸿雁何迍邅。吾里秋来岁大有,筑场纳稼歌幽篇。无限流亡携老幼,拾穗乞食何时还。
-
除夕感怀亡弟湘北
...牵衣裾。流光如转烛,景物与时俱。痛子竟长往,浮云变须臾。弟兄我七人,强半归丘墟。存者与子三,何堪返黄垆。在原爱由性,抚时感如初。百年洵难料,一岁行看徂。强壮子已矣,我衰当何如?
-
己亥秋别天津有感寄怀严蒋陈诸故人四首·其一
暮雨掩柴门,秋声满庭树。瑟瑟纸屏间,一灯静如鹭。仿佛少年时,读书未驰骛。即此感生平,流转亡吾故。乙未在武昌,始与吴生遇。丙申在密云,闭户互朝暮。丁酉在京师,张赵日相晤。新机始萌芽,祷祀润雨露。戊戌在天津,噩梦正...
-
螺川晤黄交侯共谈家难感愤书怀 其二
干戈满地接山城,所在流亡苦甲兵。游子那堪天北望,孤舟应共雁南征。俱传栾布收彭越,相对黄公哭阮生。惆怅莫须论往事,岭猿已过第三声。
-
初冬避居东乡感赋·其四
太息威弧久不振,坐令群盗满城闉。一身漂泊风中絮,几辈流亡劫后尘。漫说军储敲骨髓,谁知筹笔敝精神。幺魔命尽终菹醢,会见熙阳丽紫宸。
-
凉夜检理旧书感赋
...来驱我苦无暇,安能捆载随轻装。远函复报遭水厄,败垣毁室同悲伤。阳侯岂其爱文字,如此豪夺真猖狂。河北归来迫冬尽,蒸暴镇压收流亡。频年浮踪今暂息,十仅其一充行囊。今夕何夕幸无扰,检书未竟心彷徨。旧墨过眼了不识,惊回断梦春茫茫。人生诵读亦有命,何殊金...
-
除夜感念亡室
无复怜余踏雪回,一灯儿女促行杯。土寒深痛骨委绝,月暗忽迷魂去来。迟暮影孱如欲踣,颠危心死不成哀。鬓边种种君知否,消得流年几度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