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

南北朝 谢朓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1)

大江日夜奔流不息,骚客内心悲愤不已。

徒念关山(1)近,终知返路长。

只是想到离京城路程已近,终于明白回西府道路更长。

秋河(1)耿耿(2),寒渚夜苍苍。

秋夜星空已泛动微微曙色,水边寒渚还是那夜色苍茫。

引领(1)见京室,宫雉(2)正相望。

借曙光伸长脖颈远望京城,城内宫墙正与我遥遥相望。

金波(1)(2)鳷鹊(3)玉绳(4)建章(5)

月光洒落在宫殿之上,星辰垂挂在宫殿下方。

驱车鼎门(1)外,思见昭丘(2)(3)

驰车来到京城南门之外,却想再看见荆州的太阳。

驰晖(1)不可接,何况隔两乡?

飞转的太阳尚不可聚见,何况与众同僚分隔两乡。

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1)

风云之间鸟儿还能展翅飞翔,江汉阻隔却没有可走的桥梁。

常恐鹰隼(1)击,时菊(2)严霜。

小鸟儿常怕遭受鹰隼的袭击,正像那秋菊怕严霜摧残一样。

寄言罻罗者(1)寥廓(2)已高翔。

告诉那张网捕鸟的小人吧,我已经高飞到寥廓的天上。

小提示: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是南朝诗人谢脁所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回京都时沿途所见之景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西府旧僚和随王的留恋之情,同时透露出对奉诏回京的疑惧和对前途的深重忧心。全诗意境雄浑,格调苍凉。写景抒情,都围绕着西府与京都的不同进行,回环往复。

创作背景

作者二十七岁时为荆州随王萧子隆文学,深受赏识,长史王秀之出于忌恨,常欲罗织罪名加害于他,两年后,即南朝齐武帝永明十一年(493年)秋,作者因谗言被召回京都。《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这首诗就是作者在离荆州返京都的途中寄赠在荆州西府的同僚们的。

谢朓

谢朓

南北朝时期文学家

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出身世家大族,祖、父辈皆刘宋王朝亲重,祖母是史学家范晔之姐,母亲为宋文帝之女长城公主,与谢灵运同族,经历有些类似,时与谢灵运对举,亦称小谢,与谢灵运并称“大小谢”。初任豫章王太尉行参军,后在随王萧子隆、竟陵王萧子良幕下任功曹、文学等职,颇得赏识,为“竟陵八友”之一。公元495年出任宣城太守,故有谢宣城之称。因告发岳父王敬则谋反事受赏,举为尚书吏部郎。后被诬陷死于狱中。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