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书文山卷后》是南宋诗人谢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文天祥的死讯开篇,首联写文天祥的魂魄飞越千山万水,从遥远的燕京回到南方;颔联中诗人将自己的“死”、“生”与文天祥作比较;颈联承接颔联的蕴藉之意,借用典故正写文天祥的忠贞爱国;尾联写现实处境并表达自己的心志。全诗情感真挚,凄婉哀凉,以白描见长,字字用血泪凝成,读之令人泣下。
- 作品出处晞发集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文学韵律押[庚]韵
- 创作年代宋末元初
创作背景
南宋末年,文天祥在南宋王室濒临覆灭的情况下,接受了“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的任命,于端宗景炎元年(1276)七月开府,于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号召四方起兵。谢翱是在这个时候率民军投奔文天祥的,他在文天祥军中担任了“咨议参军”的职务。在小皇帝赵㬎已向蒙古人遣使奉表请降的时候,谢翱跟随文天祥转战闽、粤、赣各地。景炎二年(1277)八月,元军大败文天祥于兴国,宋军溃散。至元二十年(1283年)初,文天祥就义于燕京。《书文山卷后》此诗即作于此年。
相关诗词
-
题应宁所藏马敬瞻山水图
...解,已觉良工竟先入。练川老子旧名流,三十年来邈谁及。今时画工强解事,枉秃霜毫翻墨汁。舍人耽诗复爱画,断素遗缣总收拾。向来卷帙堆比山,后得此图尤什袭。嗟予对此开郁悒,如热者濯渴者汲。诗成画法两无聊,空对西山高岌岌。
-
题王诜都尉设色山卷后
还君横卷空长叹,问我何年便退休。欲借岩阿著茅屋,还当溪口泊渔舟。经心蜀道云生足,上马胡天雪满裘。万里还朝径归去,江湖浩荡一轻鸥。
-
书雪湖寄张高沙诗卷后
...城。执此能事柄,凌夺造物真。雪湖坐此彻骨贫,致贫之具犹示人。铿锵应是我辈语,饥鸢悲苦哦清新。高沙旧日春风手,也是乘槎丈人后。红莲开幕著诗人,此段风流少人有。飞声郎署知闻旧,扫门谩惜千金帚。不图愿与丈人厚,要看云锦三千首。
-
书季高卷后
金华溪上发仙舟,越水吴山漫意留。老去才名天上望,重来道路梦中游。敢向同门附籍湜,幸从异代师韩欧。俯仰乾坤今是昔,凭将诗句托风流。
-
喜信州作叠山先生书院访其后以奉祀事敬赋二绝·其一
国破家亡志不移,文山心事似相期。当年不落豺狼口,成败于今未可知。
-
寄题吴子似所居二首·其一·读书亭
...。众理斯旁通,如海会百川。又如庖丁刀,体解牛无全。超然得我心,枘凿非方圆。书在言语后,用起言语先。唐人资缀缉,汉儒拘训笺。记诵日益博,畴知心鉴昏。祗足骋驰骛,与道实天渊。瑱山名亭意,难与世人言。方将屏俗虑,日夕亲圣贤。见闻岂足道,孰是入德门。隐几...
-
汉宫春·寿刘中斋尚书
...柯山上,问讯山君。神仙当日机格,付与何人。猿惊鹤怨,道烟云、又暗楸纹。只有个,留侯好在,玉梁千尺峥嵘。老子当筵国手,曾看书贮墅,决策推枰。而今长垂衫袖,卷却机心。后先翻覆,一从他、局面亏成。旁观者,不求他诀,只从乞与长生。
-
题黄隐君南山草堂
一区深坞可藏春,卢橘杨梅次第新。九陌风尘不到地,百年云水自由身。轩中留客惟棋局,枕上看山亦葛巾。闻说藏书馀万卷,青云还属后来人。
-
剑守南宁李君璧与余雅不相识比以仁和教谕校文南畿颇有意于浅薄格于异经不果荐甲戌自杭赴蜀道出吴门邂逅及此因赋赠二诗·其二
使君策士南畿日,曾把文章谒后尘。今古成名真有命,江湖知己负斯人。一经已浃钱塘化,五马还行剑阁春。回首吴山应入梦,野云枫叶渺通津。
-
试院中愁坐叔献学博忽送红梅小桃数枝坐念春物骀荡西园开钥不得一观作诗破闷兼简张文学仲山
数日天气殊未佳,文书如山眼生花。忽遣官梅入吾室,政尔东君解留客。蜡梅无韵空有香,红梅亦复清而庄。此花韵胜开较晚,天许风流嫁海棠。海棠春娇睡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