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有感五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组政论诗。这五首诗提出息战、行俭德、封建的文治主张,呼吁君主下“哀痛诏”罪己,与民更始,抒发了作者在当时复杂时势下特有的情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和政治情况的深刻了解和认识。全诗富于政论色彩,又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
第三首诗表明诗人反对迁都洛阳之议,希望朝廷能力行俭约,减轻人民疾苦。安史乱后,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残破,每年要从江淮转运大量粮食到长安;加上吐蕃进扰,长安处在直接威胁之下,因此朝中有迁都之议。这首诗即为此有感而发。首联先从洛阳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写起。地理位置优越就是主张迁都洛阳的人所持的主要理由。诗人用肯定的口吻加以转述,是因为单就地理位置而论,洛阳确有建都的优越条件。这里先让一步,正是为了使下面转出的议论更加有力。这是一种欲擒故纵的手法。颔联紧承“舟车”“贡赋”,翻出新意。话说得很委婉。实际上杜甫是反对迁都洛阳的,但他一则旁敲侧击,说“天中”只不过提供了苛敛之便;一则反话正说,明言百姓所待以见百姓所怨。当时持迁都之议的人们中,必有以百姓盼望皇帝东幸洛阳为辞的,所以诗人含而不露地反唇相讥道:百姓所望的是“翠华春”,可不是盼来一场更大的灾难!主张迁都洛阳的人还将洛阳的地险作为迁都的理由,于是诗人又针对这种议论而发表见解道:“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杜甫并不是否认“金汤固”的作用,而是认为,对于巩固封建国家政权来说,根本的凭藉是不断革新政治,使人民安居乐业。两句一反一正,一谆谆告诫,一热情希望,显得特别语重心长。诗写到这里,已经从具体的迁都问题引申开去,提高、升华到根本的施政原则,因此下一联就进一步说到怎样才能“长令宇宙新”。答案原极简单而平常:“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这里指出了所谓“盗贼”的根源即在于统治阶级尤其是皇帝本身的奢侈剥削,“官逼民反”,原是一个极平凡的道理,但却无人肯说、敢说。道理本很简单,故曰“不过”。颈联“莫取”“长令”,反复叮咛,极其郑重,末联却轻描淡写地拈出“不过”二字。这高举轻放的戏剧性转折,使得轻描淡写的“不过”更加引人注目,更增含蕴。为了进一步强调“行俭德”的重要,诗人又语重心长地补上一句“盗贼本王臣”,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事实。思想的深刻,感情的深沉和语言的明快尖锐,在这里被和谐地统一起来了。
创作背景
《有感五首》一般认为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秋,当时杜甫在梓州一带。而杨伦持不同观点:“此诗或编在广德元年之春,事迹既多不合。或编在是年冬,方当蕃寇狓猖,乘舆播越,岂宜有‘慎勿吞青海’语,且此时而欲议封建,则亦迂矣。详其语意,当是收京后广德二年(764)春作。盖吐蕃虽退,而诸镇多跋扈不臣,公复忧其致乱,作此惩前毖后之词。未几,仆固怀恩遂引吐蕃、回纥入寇,亦已有先见。所谓编次得,则诗意自明也。”这五首诗和当时国家的政治军事有密切关系。
相关诗词
-
《初寒在告有感三首·其三》拼音版
横林吹叶水生洲,身落穷山古睦州。到枕雨声酣旅梦,背窗灯影动清愁。气冲星斗有孤剑,力挽栋梁无万牛。未灭匈奴身已老,此生虚负幄中筹。
-
《累日文符沓至怅然有感三首·其三》拼音版
三十年为一世人,孤城梦断洛阳尘。强颜懒复看人面,何地真堪著此身。白骨久埋金谷友,黄花尚醉葛天民。严光钓濑虽亡恙,除却江山万事新。
-
《出伏后风雨顿凉有感三首·其三》拼音版
残暑扇中尽,新凉枕上归。微云起平远,空碧上朝曦。稍感夏衣薄,渐伤高叶稀。来鸿飞集喜,卒岁稻粱肥。
-
《自湘乡趋邵阳以避谤不敢取道衡岳有感五首·其二》拼音版
石廪巉天堆祝融,遥看山色有无中。宽恩异日容归老,先到衡阳回雁峰。
-
《望牛渚有感三首·其三》拼音版
江迥偏留月,山空不住云。遥怜李太白,曾忆谢将军。帆影随潮上,樵声隔岸闻。柳花迷客眼,三月雪纷纷。
-
《有感五首·其一》拼音版
将帅蒙恩泽,兵戈有岁年。至今劳圣主,可以报皇天。白骨新交战,云台旧拓边。乘槎断消息,无处觅张骞。
-
《有感五首·其四》拼音版
丹桂风霜急,青梧日夜凋。由来强干地,未有不臣朝。受钺亲贤往,卑宫制诏遥。终依古封建,岂独听箫韶。
-
《饮兴道观有感五首·其一》拼音版
十万长松五百年,今其馀几亦堪怜。霓旌恍惚刚风外,蕊殿崔嵬劫火前。题墨八分吾独识,藏丹九转后谁传。山中是事皆非昔,惟见新坟挂纸钱。
-
《饮兴道观有感五首·其二》拼音版
仙洞春深长薜萝,杜鹃花发蕙风和。善门有后浇松早,贫户无忧卖笋多。万古销沈终冢墓,二仪开辟几干戈。情知来去皆非实,醉后犹能作此歌。
-
《记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其三》拼音版
一夜缁郎刬醮坛,三清四圣化泥团。曾思慎勿近前日,不看老彭观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