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八六子·如花貌》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词人与妻子本来相近如宾,时间久了发生矛盾的过程;下片写词人与妻子分开之后,渐渐感觉后悔。整首词一步一进,一步一转,在记写这段爱情经历的同时,又抒发着内心的惋惜与自责。
- 作品出处乐章集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八六子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八六子·如花貌》此词应为柳永第一次离京不久之后创作的。观词中内容,应为柳永忆妻之妻,而他的妻子似乎是一位非凡的美女,但是却不够“贤惠”,两人之间曾有过矛盾,以至于“渐作分飞计料”,然而闹过之后,妻子“时传音耗”,柳永自己也“悔懊”,反问自己“此事何时坏了”。
相关诗词
-
《八六子·秦淮雪后一碧成冰万影都销凄然赋此》拼音版
扫微波。泪华冰透,脂痕雪艳消磨。记一绿流云不断,万红行雨曾过,影儿有么。官河残粉犹多。葬玉浑教成冢,销金莫更名锅。懒重问、画船如燕,茜衫如蝶,而今不许,私留月住,谁能暗把春窝。奈愁何。青溪夜闻鬼歌。
-
《八六子·深沟故清溪关韦南康所筑》拼音版
俯危台。一江春浪,滔滔喷雪惊雷。又毒草摇烟自好,野花侵鬓如银,旅魂暗摧。蛇盘羊窦谁开。仄径迷阳却曲,危梯滑磴昏苔。怎奈向、羌歌断肠声外,瘴云如纛,旧愁如海,更看挂练玉龙自舞,阴崖苍鹘徘徊。荡悲怀。朝暾破山下来。
-
《八六子·梦兰校书过访萧斋,感而有述》拼音版
玉亭亭。步虚吹下,风前翠袖寒生。自深柳书堂见后,浣花香径重来,绿窗梦惊。十三楼上娉婷。旧曲已非金缕,秋娘犹是多情。算别来经过,几重桑海,宝钗书断,小桃门掩。如今楚润,年华渐晚,吴城泪眼才晴。共消凝。茶声竹声佩声。
-
《八六子·其二·夜坐闻雨》拼音版
尽潇潇。画檐鸣玉,无眠又过今宵。早鹤禁催残银箭,魫窗深掩红罗,夜香罢烧。曲屏风底无聊。敲落琴边松子,滴穿纸样芭蕉。甚未到、秋来杜陵先瘦,楚衣香润,越瓯汤嫩,那堪鬓已丝时览镜,酒初醒处闻箫。怕明朝。销魂柳边一桥。
-
《八六子·楚天低》拼音版
楚天低。四围凝望,乡关何处都迷。担一抹夕阳如画,遥遥数点秋山,衬湘水西。蝉声又唱隋堤。怎奈余音凄苦,无端触动愁思。因想念,春阴乍晴天气,海棠初吐,牡丹开处,知他燕燕莺莺几许,花儿围定差池。料归迟。繁华万般那时。
-
《八六子·其一·为遐翁作罔极图卷,丁亥十月送翁南归志别》拼音版
傍书镫。黯然相对,依依不尽离情。道此去、南归辟冷,甚时重见遥期,动人泪零。回思知己平生。淡结廿年神契,忙看一纸心惊。怎奈向、茫茫太空罔极,水云多幻,竹松相掩,那堪扰扰玄黄又展,浑浑蛮触频争。隐禅扃。罗浮散花梦醒。
-
《八六子·春日有忆,和淮海韵》拼音版
绕花亭。露苔犹湿,篱边晚笋才生。甚燕去蹴开帘蒜,莺来踏动铃绦,雪猧梦惊。十三袅袅婷婷。红豆圆来如意,垂杨生便多情。似恁地、轻柔便如花蕊,浴兰天气,浣衣年纪,忍忘鹦鹉帘前细语,樱桃树下新晴。尽销凝。弓弓画廊屧声。
-
《八六子·一霎雨过春益暖矣拟少游》拼音版
洒空庭。正如杨柳,枝头露点微倾。念雨过何曾一晌,寒收难剩三分,向晨定晴。欣然倾耳,才蕙日麦天宜润,芳原绿野初经。恐暗地蘼芜,去随天远,翠茵滋厚,坠红难扫,怎教带恨华迷泪眼,惊心春启归程。暂须停。天香蘸衣未成。
-
《千秋岁·红妆仙子》拼音版
红妆仙子。花貌何须洗。风流常占风波里。分香原不惜,解语应如此。更无数,青衣翠袖环相倚。缥缈云成绮。玉树歌声美。摇白羽,临秋水。能容佛子咒,不禁鸳鸯戏。凝望处,若耶溪女船来矣。
-
《八六子·其二·游康山,同吴天篆、潘原白》拼音版
问康山。重门窈窕深藏,曲巷回环。正路转层台百折,堂开峰顶三楹,萧然掩关。良朋缓步跻攀。绕郭帆云樯影,隔江雾髻云鬟。恰三月烟花,短垣纵目,万家楼阁,小亭徙倚,又见槛内名葩婀娜,枝头好鸟绵蛮。客心闲。解衣坐啸忘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