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红四军军次葛坳突围赴东固口占》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陈毅在1929年2月写下的诗作。该诗是陈毅戎马生涯的第一声吟唱,生动地再现了井冈山时期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途中艰苦转战的情景,体现了诗人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将帅风度和坚定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1929年
创作背景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按照党中央的决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发动和领导了南昌起义。同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1928年4月中下旬,朱德、陈毅等同志率领南昌起义失败后保存下来的一部分部队和湖南起义中组织的红军转战至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并兼十师师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并兼军委书记和第十一师师长,陈毅任第十二师师长。5月,陈毅接替毛泽东担任军委书记,11月后先后担任红四军前委秘书长和红四军士兵委员会秘书长。12月中旬,红四军又与彭德怀、滕代远所率由平江起义组建的红五军会师于井冈山,合编为红四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声威更壮了。
1929年1月中旬,为了粉碎湘、赣两省之国军对井冈山的第三次“会剿”,在毛泽东领导下,红四军前委作出了实施外线机动作战的战略方针,以达到寻机歼敌,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同时通过远距离迂回作战调动围山之敌,保住井冈山根据地之目的。红军留下小部分部队由彭德怀指挥坚守井冈山根据地,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同志率领主力向国军力量薄弱的赣南、闽西进军。2月10日,红军在瑞金、宁都边界的大柏地伏击歼敌两个团,取得了下山以来的首次胜仗,此后经葛坳突围,于2月19日到达东固,与江西红二、四团会师,打开了胜利进军的新局面。该诗就是这段具有历史意义的战斗征程的形象纪录。
相关诗词
-
《入青潭口占·其一》拼音版
蒙葺萝径远,数里过桥东。罗鹊閒林叟,捞虾闹涧童。藤修篱罥绿,瓜熟架悬红。扫石客孤坐,迎眸尽化工。
-
《从军诗五首·其三》拼音版
从军征遐路,讨彼东南夷。方舟顺广川,薄暮未安坻。白日半西山,桑梓有余晖。蟋蟀夹岸鸣,孤鸟翩翩飞。征夫心多怀,恻怆令吾悲。下船登高防,草露沾我衣。回身赴床寝,此愁当告谁。身服干戈事,岂得念所私。即戎有授命,兹理不可违。
-
《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脱余之囚参谋幕府因赠之》拼音版
独坐清天下,专征出海隅。九江皆渡虎,三郡尽还珠。组练明秋浦,楼船入郢都。风高初选将,月满欲平胡。杀气横千里,军声动九区。白猿惭剑术,黄石借兵符。戎虏行当剪,鲸鲵立可诛。自怜非剧孟,何以佐良图。
-
《魏将军歌》拼音版
将军昔著从事衫,铁马驰突重两衔。披坚执锐略西极,昆仑月窟东崭岩。君门羽林万猛士,恶若哮虎子所监。五年起家列霜戟,一日过海收风...
-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拼音版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
《同乐天送令狐相公赴东都留守》拼音版
尚书剑履出明光,居守旌旗赴洛阳。世上功名兼将相,人间声价是文章。衙门晓辟分天仗,宾幕初开辟省郎。从发坡头向东望,春风处处有甘棠。
-
《送令狐尚书赴东都留守》拼音版
朝廷重寄在关东,共说从前选上公。
-
《送杨尚书赴东川》拼音版
郤縠诗书将,衔恩赴梓州。
-
《送齐明府赴东阳》拼音版
绿丝帆繂桂为樯,过尽淮山楚水长。万里移家背春谷,一官行府向东阳。风流好爱杯中物,豪荡仍欺陌上郎。别后心期如在眼,猿声烟色树苍苍。
-
《赠别崔司直赴江东兼简常州独孤使君》拼音版
...重法家流,名高墨曹吏。春衣淮上宿,美酒江边醉。楚酪沃雕胡,湘羹糁香饵。前朝山水国,旧日风流地。苏山逐青骢,江家驱白鼻。右军尚少年,三领东方骑。亦过小丹阳,应知百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