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清平乐·为儿铁柱作》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赠词。是研究辛弃疾的重要史料。此词表达稼轩对子女的关爱与期望。无情自古不丈夫,关爱子女为人之天性。上阙开头两句写为向神灵祈福,保佑铁柱得到神灵的庇护。后两句写引着铁柱在花树下为其避除惊吓,希望他的惊吓症快好起来,同时鹓雏暗喻望子成龙。下阙化用苏轼诗意,表达对铁柱长大后的期许,希望将来不遭受挫折,“无灾无难公卿”。此词语言直白,情真意切,体现了稼轩的舐犊情深、铁汉柔情。
创作背景
邓广铭按:“铁柱当是乳名,未详为稼轩第几子。稼轩诗集有《哭㔶十五章》,其中有‘汝方游浩荡,万里挟雄铁’之句,以诗意推测,辛㔶必即此词中乳名铁柱者。嵩、潭当皆为稼轩仕宦东南期间所得之子女。淳熙八年稼轩退居上饶之后,以稼名轩,其子之名皆从‘禾’字旁,唯㔶早夭,或未及改也。又,稼轩有《题鹅湖壁》一诗:‘昔年留此苦思归,为忆啼门玉雪儿。鸾鹄飞残梧竹冷,只今归兴却迟迟’。诗作于淳熙十五、十六年冬春之间,亦为怀㔶之作【以《哭㔶》诗中有‘玉雪色可爱,金石声更清’句与之相合】。据诗之语意,可以推知,辛㔶之夭折,盖在淳熙十年之后,与写作数首《鹅湖归,病起作》之《鹧鸪天》词同时,其年龄不过五六岁也”。
相关诗词
-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拼音版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拼音版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
《清平乐·题上卢桥》拼音版
清泉犇快,不管青山碍。千里盘盘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带。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
-
《清平乐·红笺小字》拼音版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
《清平乐·咏雨》拼音版
归禽向暝,隔断南枝径。不管垂杨珠泪进,滴碎荷声千顷。随波赚杀鱼儿,浮蘋乍满清池。谁信碧云深处,夕阳仍在天涯。
-
《清平乐·佳人空谷》拼音版
佳人空谷。陨落猗猗菉。泪尽粉乾销腻玉。翠袖仅馀边幅。吴兴公子清狂。临池不学钟王。垩帚扫成飞帛,雕锼金薤琳琅。
-
《清平乐·万千名士》拼音版
万千名士。慰我伤谗意。怜我平生无好计。剑侠千年已矣。西溪西去烟霞。茅庵小有梅花。绣佛长斋早早,忏渠燕子无家。
-
《清平乐·孤花片叶》拼音版
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寂寂绣屏香篆灭,暗里朱颜消歇。谁怜散髻吹笙,天涯芳草关情。懊恼隔帘幽梦,半床花月纵横。
-
《清平乐·上元月蚀》拼音版
瑶华映阙,烘散蓂墀雪。比拟寻常清景别,第一团圆时节。影娥忽泛初弦,分辉借与宫莲。七宝修成合璧,重轮岁岁中天。
-
《清平乐·银梅小院》拼音版
银梅小院,十二重帘卷。雪北香南春不断。无奈咏花人倦。满城初试华灯,满庭湿粉空明。云母屏风月上,高寒如在瑶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