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暮秋独游曲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为追悼亡妻王氏的诗作。此诗前二句写荷叶的“生”与“枯”,暗示人生的变化;后二句感叹尽管自己此身尚存此情长在,无奈逝者已矣,格调无限凄惋,将前两句所蕴含的绵绵深情推向无以复加的新境。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857年
创作背景
李商隐妻子王氏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秋病故。是年秋冬之际,李商隐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府,前后凡五年。大中十年(856)冬,柳仲郢被命入朝,李商隐随柳氏返京。第二年春上抵达长安。《冯谱》谓其“似十一年春初方还京”,是也。大中十二年(858)春,李商隐已病殁于郑州。由此推之,此篇当为李商隐大中十一年(857)秋暮独游曲江之作。
关于此诗所悼念的对象,论者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以此为艳情,不入编年。其曰:“前有《荷花》、《赠荷花》二诗,盖意中人也,此则伤其已逝矣。”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系此诗于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其曰:“此亦追悼之作,与《赠荷花》等篇不同,作艳情者误。”细味《荷花》、《赠荷花》二诗知其人为歌者,诗有怜香惜玉之意,而此篇语浅情深,庄重沉痛,情味自别。集中唯悼念亡妻王氏诸什与之最为切近,诗当为王氏所赋。
关于此诗还有一段美丽感伤的爱情故事。相传李商隐与王氏相恋结合以前,曾有一恋人,小名叫“荷花”。荷花天生丽质,清秀可人,心地善良淳朴。李商隐年青有为,相貌出众,才华横溢。两人情投意合非常恩爱。在“荷花”的陪读下,李商隐的才学进步很快,两人一起度过了一段幸福甜蜜的时光。就在李商隐快要进京赶考的前一个月。“荷花”突然身染重病,李商隐回天无术,只能日夜在病榻前陪伴“荷花”。随着病情的加重,一朵娇艳的“荷花”不幸早早地凋零了。“荷花”的早逝,给诗人带来了无比沉重的打击。后来诗人每见到湖塘里的荷花,心中便泛起阵阵忧伤。他自始至终也不能忘记那清秀美丽的“荷花”姑娘。不论这个传说真实与否,多情文士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与荷花结缘则是勿庸置疑的事实。
相关诗词
-
《和陈先辈陪陆舍人春日游曲江》拼音版
刘超游召郤诜陪,为忆池亭旧赏来。红杏花旁见山色,诗成因触鼓声回。
-
《下第卧疾卢员外召游曲江》拼音版
眼前何事不伤神,忍向江头更弄春。桂树既能欺贱子,杏花争肯采闲人。麻衣未掉浑身雪,皂盖难遮满面尘。珍重列星相借问,嵇康慵病也天真。
-
《初秋独游张园五首·其一》拼音版
小筑谢公墅,东邻习氏池。野夫还一造,秋暑忽何之。过雨添新瀑,悬崖逗晚飔。莓苔任沾湿,长啸坐支颐。
-
《初秋独游张园五首·其三》拼音版
海外戎王麦,风前石国榴。火珠红乍吐,栗玉翠还浮。物自频堪摘,人胜几度游。雕栏太平里,曾是曲阳侯。
-
《初秋独游张园五首·其四》拼音版
席绮千门月,台阴百尺松。园林私野色,邸第改秋容。卤莽时人赏,飞扬我辈逢。且须?一醉,湖海战心浓。
-
《春游曲江》拼音版
误入杏花尘,晴江一看春。菰蒲虽似越,骨肉且非秦。曲岸藏翘鹭,垂杨拂跃鳞。徒怜汀草色,未是醉眠人。
-
《暮秋同郊云江楼静坐》拼音版
叠嶂寒云表,飞流峻阁前。孤华状秋色,乔木出晴烟。水驿仍分戍,山墟正泊船。塔铃閒自语,沙鸟静同眠。冷兴从君遣,清游乐地偏。楼尊阑琢玉,佛古座垂莲。宵旰忧方甚,耑蒙愤孰蠲。西瞻遍榛莽,北顾乱腥膻。路绝风云会,情生水石缘。中枢忘鼠器,下泽...
-
《正月五日游曲江》拼音版
今日意何适,出游曲江湄。野晴天澄穆,风柔物閒熙。浅岸冰已尽,长原麦含滋。跃鳞向日光,浴羽侵水嬉。悠悠南山云,浮空久不移。斓斑垄东雉,鸣呼声喔...
-
《游曲江分韵得月字》拼音版
曲江矶头山崒嵂,此景江南誇第一。渔舟晚弄烟波閒,市楼春映晴岚出。拥舆长吟入画图,席地草饮成真率。更叩山房僧榻眠,卧听松风待明月。
-
《暮秋偶游章门,晤同年棠孙徐明府,以《太行策马》、《金山赋诗》、《黄鹤惊涛》、《西湖泛月》、《山居四忆》图属题。适闻杨虚筠》拼音版
相逢一笑话菰芦,江上诗情胜此无。解向琴心悟明月,东湖应不让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