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五丈原
〔唐〕
铁马(3)云雕(5)(4)久(6)绝尘(7),柳阴(8)高压汉营(9)春。
云旗飘战马嘶尘头滚滚,大军浩荡直奔长安古城。
天晴(1)杀气(2)屯关右(3),夜半妖星(4)照渭滨。
函谷关西战鼓号角正响,一颗将星坠落渭水之滨。
下国(1)卧龙(2)空误(3)主,中原逐鹿(4)不因(5)人。
蜀国卧龙空自忠心耿耿,统一大业终究难以完成。
象床锦帐(1)无言语,从此谯周(2)是老(3)臣。
神龛里的遗像默默无语,只好让那谯周随意而行。
小提示:温庭筠《过五丈原》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过五丈原》是唐代诗人温庭筠路过五丈原旧营废址时为怀念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而创作的一首怀古咏史诗。此诗前四句写景,以虚拟景象再现历史画面;后四句夹叙夹议,暗含褒贬。全诗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赍志以殁的惋惜与竭智尽忠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对后主刘禅和谯周的投降误国作了辛辣的嘲讽。作品风格遒劲,气势雄浑,感情沉重,含蕴深厚。
- 作品别称经五丈原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晚唐
创作背景
《过五丈原》这是一首咏史诗。诗题表明此诗是诗人路过五丈原时因怀念蜀汉名相诸葛亮而作。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234年)春,诸葛亮率兵伐魏,在五丈原屯兵,与魏军相持于渭水南岸达一百多天。八月,遂病死军中。一代名相,壮志未酬,常引起后人的无穷感慨。杜甫曾为此写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温庭筠也出于这种惋惜的心情,当路过五丈原诸葛亮祠庙时,写了这首诗。
相关诗词
-
和卧龙冈
星落频惊五丈原,天心岂欲汉犹存。伏龙一识三分帝,雄雉重飞九世孙。遂使中原归蜀国,长留正统在夔门。平冈咫尺传高卧,枫叶离离满泪痕。
-
甲子初春赋得今岁花前五十五·其四
五十又馀五,生生数所期。南枝犹有待,春色不妨迟。硕果羲皇物,瑶华姑射姿。东风如有意,莫遗鬓如丝。
-
蔡五携尊过江东门寓轩
繇来江左客,第五最知名。青岁偏闻道,丹砂亦寄情。行携春酒美,坐爱夕堂清。罂粟花枝下,欢看稚子迎。
-
五郊乐歌五首·其三·黄帝高明乐
居中匝五运,乘衡毕四时。含养滋群物,协德固皇基。啴缓契王风,持载符君德。良辰动灵驾,承祀昌邦国。
-
过五郎矶
黄龙洲前雪浪飞,浪花叠作五郎矶。小艇纵横截洄洑,张网捕鱼一何速。造次经过不知险,坐爱山衣绿如染。闲情沙鸟俱悠悠,万古如斯江汉流。
-
奉送李丈人之宣城就养
若溪丈人过七十,两脸渥丹头雪白。平原不改昔衣冠,鄂渚殊怜旧乡陌。鄂渚西边花树阴,更来辟馆对青衿。四时有钱解沽酒,几度逢书尽卖金。大儿清韵亦如此,去年高举青云...
-
寄题蜀先主庙 其二
天下英雄惟使君,本初之辈不须论。初无尺土三分国,遽陨长星五丈原。简策功名成废纸,岁时箫鼓闹荒村。犹胜故国不归去,叫断西风杜宇魂。
-
德昌总管雪后见过而余适往德清别业归来承惠诗走笔奉和
年过五十已无闻,老子犹容醉吐茵。短棹冲寒投别墅,朱轓行雪布阳春。诗成自可追群玉,笔冻真成秃万㕙。且喜丰年多美酒,传杯慎勿厌□巡。
-
予甥龙务大以侍亲南归来告别因怀儿子平原书五十六字遗之
丹凤翩翩五彩衣,也随计吏上京畿。十年便可从师学,千里还应念母归。水驿行经春草绿,天门朝罢雪花飞。阿原久别怜渠小,此去相看愿莫违。
-
过天井关 其五
东君号令忽传新,一点阳和处处匀。白玉花残梅过腊,黄金条嫩柳回春。雁离湘浦独淹客,莺啭皇州已可人。睡杀海棠吹不醒,风前桃李看精神。